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端游绝塞,归鬓已苍然。
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
草衰频过烧,耳冷不闻蝉。
从此甘贫坐,休言更到边。
白话文翻译:
无缘无故地游荡在边塞,回来的时候头发已经花白。
在戎族的围困中度过,风沙中我在马背上睡觉。
草木衰败经常被烧过,耳边寒冷听不到蝉鸣。
从今往后我甘愿安贫而坐,不再说要去边疆。
注释:
- 无端:无缘无故,指没有特别的原因。
- 绝塞:边塞,指边境地区。
- 归鬓已苍然:归来时鬓发已苍白,形容年华已逝。
- 戎羯:戎族和羯族,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 风沙:沙尘暴,边塞特有的自然现象。
- 耳冷不闻蝉:耳边寒冷,听不到蝉鸣,象征寂静与孤寂。
- 甘贫坐:甘愿过清贫的生活。
- 休言更到边:不再提及再去边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林宽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边塞、游历为题材,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壮丽。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经历过边塞生活后,表达了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感慨与回归平淡生活的选择。
诗歌鉴赏:
《塞上还答友人》是一首深刻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游历边疆的艰辛与困苦。首句“无端游绝塞”揭示了诗人不由自主地流浪于荒凉边塞的境遇,接着“归鬓已苍然”则勾勒出岁月流逝的无情,暗示了经历的磨难使得他容颜憔悴。接下来的“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生动地描绘了边疆的险恶环境,戎族和羯族的围困使得生活变得更加艰辛,而“风沙”则突显了边塞的自然环境恶劣。
通过“草衰频过烧,耳冷不闻蝉”两句,诗人传达出对生命与自然的冷漠感受,草木枯萎,蝉声不再,象征着生机的缺失和孤独的感受。最后两句“从此甘贫坐,休言更到边”总结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他对清贫安静生活的接受与对再度奔波的拒绝,体现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艰苦生活的无奈感慨,又有对平淡人生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端游绝塞”:指无缘无故地在边疆游荡,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的无奈。
- “归鬓已苍然”:形容在边塞生活多年,年华已逝,头发花白。
- “戎羯围中过”:描述边境少数民族的围困,生活艰难。
- “风沙马上眠”:在恶劣环境中艰难生存,甚至在马背上睡觉。
- “草衰频过烧”:草木因缺水和高温而衰败,表明环境的恶劣。
- “耳冷不闻蝉”:寂静的环境中听不到蝉鸣,暗示孤独与冷清。
- “从此甘贫坐”:表明诗人选择安贫的生活,而非追求功名利禄。
- “休言更到边”:不再谈论去边疆的事,表达对边塞生活的厌倦。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游绝塞”与“归鬓苍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耳冷不闻蝉”夸张了边塞的寂静,营造了孤独感。
- 意象:如“风沙”、“草衰”等意象,象征着边塞的艰辛与生机的缺失。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边塞生活的艰难与孤独,传达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浮世的厌倦。诗人选择甘愿接受清贫的生活,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自我解脱。
意象分析:
- 风沙:象征着艰苦的环境与恶劣的生存条件。
- 戎羯:代表边疆的少数民族,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 蝉鸣: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声音,在此处却变成了寂静的对比。
- 苍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死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安贫而坐的原因是什么? A. 对边疆生活的热爱
B. 对边疆生活的厌倦
C. 追求功名利禄 -
诗中的“戎羯”指的是: A. 边疆的自然环境
B. 边境的少数民族
C. 诗人的朋友 -
“耳冷不闻蝉”的含义是: A. 听到蝉鸣
B. 环境的寂静与冷清
C. 感到温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人生的思考。
- 高适的《别董大》: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与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塞上曲》(高适):同样描写边塞的艰苦生活和对归乡的思念。
- 《夜泊牛头》(李白):表现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由的渴望。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边疆的生活,但各自的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