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忆江南 教室午观
作者: 卢青山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晴初午,窗畔看人闲。
蝶影时藏疏萼静,
云阴偶过小梧尖。
双桂倚廊檐。
白话文翻译:
初夏的阳光明媚,午后的教室里,我坐在窗边看着人们悠闲地走过。
偶尔有蝴蝶在稀疏的花丛中飞舞,
云影偶尔掠过小梧桐的尖端。
两株桂花树倚靠在廊檐之下。
注释:
- 晴初午:指的是晴朗的初夏午后。
- 窗畔:窗边。
- 人闲:人们悠闲地走动。
- 蝶影:蝴蝶的影子,形容蝴蝶翩翩起舞的美好景象。
- 疏萼:指稀疏的花瓣或花蕾。
- 云阴:云的阴影。
- 小梧尖:小梧桐树的尖端。
- 双桂:两株桂花树。
- 倚廊檐:依靠在廊檐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江南”本身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风景如画、气候宜人之地,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午后,作者在教室中,透过窗户感受外面的世界,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忆江南 教室午观》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透过窗户观察外界的悠闲场景。诗中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如“蝶影”“云阴”和“桂”,使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氛围。在初夏的阳光下,窗边的观察者与外界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闲适情绪,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热爱。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其境,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生活的惬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晴初午,窗畔看人闲:描述了一个晴朗的午后,诗人坐在窗边,观察外面的人们,传达出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
- 蝶影时藏疏萼静:描绘了蝴蝶在稀疏的花瓣间飞舞的情景,给人一种灵动与和谐的感觉。
- 云阴偶过小梧尖:云的阴影偶尔掠过小梧桐的尖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表现了自然的变化。
- 双桂倚廊檐:双桂花树依靠在廊檐下,象征着宁静与雅致,又使画面更加生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蝶影”比喻蝴蝶的飞舞,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云阴偶过”赋予自然物体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情境,体现了诗人对江南一带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蝶影:象征着自由与美好,代表了自然的生机。
- 云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 双桂:寓意着高洁与芬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午后?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云阴偶过小梧尖”中的“小梧尖”指的是哪种树?
A. 橡树
B. 柳树
C. 梧桐树
D. 松树 -
诗中提到的“两株桂”象征了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芬芳
C. 忧伤
D. 战斗精神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推荐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春望》,这些作品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 诗词对比:比较卢青山的《忆江南 教室午观》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偏向于宁静的生活观察,后者则表现了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