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尹赴东都》
时间: 2025-01-14 17:08: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杜尹赴东都
权德舆〔唐代〕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
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
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送别杜尹前往东都的诗篇。诗中提到,商於留下了卓越的业绩,河洛一带为他的出任而祝贺。早朝时,吴公选任他做官,时势推崇杜尹的才华。就如同天子所颁发的圣旨一般,他的才能如同龙泉出匣,光彩照人。即使在风雨交加的中原大地,离别的宴席上也显得格外宽敞。清白明亮的人比美玉更为珍贵,照亮了他的府邸如同盛开的莲花。让我暂时向你报告一下司州的政事,征黄的情况就像颍川的水流一样清澈。
注释:
- 商於:古代地名,指商朝遗址,以商於著名的商人和士人留下的业绩而闻名。
- 河洛:指黄河和洛水,古代文化的发源地,象征着繁荣的地方。
- 吴公:指特定历史人物,可能是指某位高官。
- 杜尹:杜尹是诗中的主角,因其才能被推崇。
- 如纶披凤诏:比喻杜尹的才华如同圣旨一般显赫。
- 淬龙泉:比喻才能的磨砺和显露。
- 簪裾:形容离别时的庄重和礼仪。
- 清明:指清白明亮,象征高洁的人格。
- 府如莲:比喻居所的美丽和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30-约799),字子良,号少游,唐代诗人,以五言诗闻名,作品有《樱桃花》、《侍宴》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绘人情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送杜尹赴东都》是作者为朋友杜尹送行而作。杜尹因才华被选为东都官员,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贺与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才之士的推崇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送别中融入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构造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情景。诗的开头提到“商於留异绩”,展现了对杜尹过往成就的肯定,接着用“河洛贺新迁”来表现人们对他新任职的期待和祝贺,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杜尹如同圣旨般的显赫与才华,诗人用“如纶披凤诏”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点,显示出他对杜尹的仰慕。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则表现出离别时的情景,即使在风雨中,离别的宴席也没有失去庄重,这种对比增强了场面的情感。后面的“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则将杜尹的品格与居所的美丽相结合,传递出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则是一种对政治的关心和期待,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关注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渗透着作者对政治理想的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商於留异绩:提到商於的成就,暗含对杜尹的赞美。
- 河洛贺新迁:河洛地区的人们为杜尹的新任而庆贺,表现了对他才华的认可。
- 朝选吴公守:吴公选他为官,展现杜尹的能力被社会所认可。
- 时推杜尹贤:时势推崇杜尹,反映社会对才人的渴望。
- 如纶披凤诏:比喻他的才华卓越,像圣旨一样显赫。
- 出匣淬龙泉:比喻才华如龙泉一般锻造而成,光彩夺目。
- 风雨交中土:描绘离别时的环境,增添情感。
- 簪裾敞别筵:表现出离别时的庄重与礼仪。
- 清明人比玉:用美玉比喻杜尹的人格,让人敬仰。
- 照灼府如莲:形容他的府邸清雅如莲花般美丽。
- 伫报司州政:表达对政治的关注与期望。
- 征黄似颍川:形象比喻,反映出政事的清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明人比玉”,将杜尹的人格与美玉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杜尹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对才俊的推崇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社会理想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商於: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成就,激励人心。
- 河洛:代表着文化的发源地,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 凤诏:象征权威与光辉,表现出杜尹的才华。
- 龙泉:象征着才能的磨砺与显露,暗示着成长与进步。
- 清明:代表高洁的人格,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尹”是指什么?
- A. 一位高官
- B. 诗人的朋友
- C. 文化名人
-
“如纶披凤诏”中的“纶”指什么?
- A. 书信
- B. 圣旨
- C. 绸缎
-
诗中提到的“河洛”象征着什么?
- A. 地名
- B. 文化的发源地
- C. 自然景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注重对友人生活的关注与祝愿。
- 《登高》:使用了更为深沉的情感,表现了对人生的哲思和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权德舆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