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
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白话文翻译:
阿娇年纪还不大,身体娇弱而柔和。
她害怕在镜前看到愁苦的自己,怜惜那轻快的喜悦在轻纱上摇曳。
在洛水之滨,面对明月,宛如两位嫦娥。
唯有荆王的殿宇,时常被暮雨所笼罩。
注释:
- 阿娇:指王嫱,汉朝王皇后,因其美丽而被称为“阿娇”,此处用以象征绝色佳人。
- 弱体:形容身体虚弱柔弱。
- 怕重愁:害怕愁苦的情绪沉重,因此不愿面对。
- 曳罗:指轻纱飘扬。
- 双洛浦:指洛水的两岸。
- 嫦娥:月宫中的美丽女神,象征着美丽与孤独。
- 荆王殿:荆王的宫殿,象征着权力与悲哀。
- 暮雨:指傍晚时分的细雨,常带有凄凉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象征着孤独与美丽,常与月亮相联系。荆王殿则暗示了历史上荆轲的故事,寓意着壮志未酬的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锽,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盛行的时代。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名姝咏》写于唐代盛世,诗人关注社会上美丽女子的命运与心理状态,反映出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其命运的同情。
诗歌鉴赏:
《名姝咏》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年轻美丽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中的阿娇,虽年纪尚轻,却因其娇弱的身体和对生活的感受而显得格外脆弱。她在镜前害怕看到自己愁苦的样子,这种自我意识的反映,揭示了她内心的脆弱与不安。诗中描绘的“轻喜曳罗”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似乎在强调美丽女子即使在愁苦中仍然渴望轻松与快乐。接着,“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的意象,借月亮的清辉映衬出女子的孤独与美丽,诗人将女子与嫦娥相提并论,突显她的绝世风华。但最后一句“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则暗示了权力的孤独和悲哀,荆王的殿宇在细雨中显得格外凄冷,折射出女子的命运与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
描述阿娇年轻且身体柔弱,暗示她的脆弱与娇嫩。 -
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她害怕看到自己愁苦的面容,因此不愿面对镜子,反而珍惜那轻快的喜悦。 -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在洛水的岸边,面对明月,阿娇的美丽与嫦娥相似,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唯有荆王的殿宇常被细雨笼罩,暗示权力的孤独与女子的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阿娇比作嫦娥,强调她的美丽与孤独。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象征:荆王殿象征权力与孤独,映射出女子的命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一位美丽女子的脆弱与孤独,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娇:象征绝世美丽。
- 嫦娥:象征孤独与美丽。
- 洛水:象征柔美与流动的情感。
- 暮雨:象征凄凉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阿娇的身体特征是什么?
- A. 强壮
- B. 娇弱
- C. 高大
- D. 健美
-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美丽与孤独
- C. 幸福
- D. 知识
-
荆王殿常被什么笼罩?
- A. 阳光
- B. 暮雨
- C. 雪花
- D. 花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了同样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描写。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涉及孤独与美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慨。
- 白居易的《长恨歌》,也描绘了美丽女子的命运与爱情的悲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