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其一 壬子元夕前,高峣海庄,与王云岩、丘鸿夫、张子中、李继培小饮》
时间: 2025-01-07 21:08: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淼淼春波碧海边。
淹留佳客夜开筵。
未临元夕灯先试,
虽是贫家月也圆。
歌宛转,舞蹁跹。
劝郎行乐驻华年。
白头未定西归计,
愁听箜篌蜀国弦。
白话文翻译:
在浩瀚的春波碧海边,
美好的客人们夜晚相聚,设下酒筵。
元宵节还未到,灯光已先试亮,
即使是贫家,今晚的月亮也一样圆。
歌声柔美,舞姿轻盈,
劝劝朋友们好好享乐,珍惜这华年。
白头虽未定下西归的打算,
却愁苦地听着箜篌那蜀国的弦音。
注释:
- 淼淼:形容水波浩瀚的样子。
- 佳客:指美好的客人,通常是指朋友。
- 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试:试亮、试点,表示提前的意思。
- 贫家:贫穷的家庭。
- 宛转:形容歌声柔和、婉转。
- 蹁跹:形容舞姿轻盈,摇摆的样子。
- 白头未定:指年纪渐长但尚未有归宿的想法。
- 箜篌:一种古老的中国弦乐器,常与蜀地文化联系。
典故解析:
- 元夕:元宵节在古代是欢庆团圆的重要节日,诗中提到的“未临元夕”反映出对节日的期待。
- 蜀国弦:蜀国以其音乐文化著称,特别是箜篌,象征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彦周,号秋水,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以其才情和风雅著称于世。他的诗风兼具古典韵味与个人情感,常以自然风光和社会人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壬子年元夕前夕,诗人与友人相聚海边,共享春夜的欢愉。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春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聚会场景。开篇的“淼淼春波碧海边”给人以广阔、清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海边,波光粼粼,春意盎然。接着“淹留佳客夜开筵”表明了朋友聚会的喜悦,诗人在此刻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未临元夕的灯光试亮,显示出节日的临近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贫困,但即便如此,诗人仍然能够在月圆之夜感受到那份圆满。歌声柔美,舞姿轻盈,劝酒畅饮,显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两句“白头未定西归计,愁听箜篌蜀国弦”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故乡音乐的怀念,形成了全诗情绪的对比,既有欢愉也有忧愁,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淼淼春波碧海边:描绘春天海边的广阔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 淹留佳客夜开筵:朋友们聚在一起,享受这一夜的欢愉。
- 未临元夕灯先试:虽然元宵节尚未到来,但灯光已经提前试亮,显示出对节日的期待。
- 虽是贫家月也圆:即使是贫穷的家庭,今晚的月亮依然圆满,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歌宛转,舞蹁跹:音乐和舞蹈的优雅,渗透着欢快的情感。
- 劝郎行乐驻华年:劝诫朋友们把握当下,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 白头未定西归计: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未来的迷惘。
- 愁听箜篌蜀国弦:思绪转向对过往与故乡的怀念,带有一丝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波碧海”比喻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对仗:如“歌宛转,舞蹁跹”,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灯光拟人化,表现出生活的生动与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在欢愉中隐含忧伤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波: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佳客:代表友谊与温暖。
- 元夕:象征团圆与期待的节日。
- 月:象征团圆与美好时光。
- 箜篌:代表对故乡文化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佳客”指的是?
- A. 美好的景色
- B. 朋友
- C. 家人
- D. 老人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__。
-
判断题: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乐观的。 (对/错)
答案:
- B
- 元夕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情感浓烈,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一剪梅》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月亮的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于聚会的欢愉,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杨慎研究》
- 《古诗词鉴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