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

时间: 2024-12-29 16:37:53

松翣新裁似鹤翎,手中云影落深青。

宫花忽动红千帐,禁柳齐分绿半棂。

金掌擎秋调玉屑,铜浑窥夜约银钉。

不知太史朝来奏,东壁光联第几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翣新裁似鹤翎,手中云影落深青。
宫花忽动红千帐,禁柳齐分绿半棂。
金掌擎秋调玉屑,铜浑窥夜约银钉。
不知太史朝来奏,东壁光联第几星?

白话文翻译:

松树的枝叶修剪得如同鹤翎,手中的云影投射在深邃的青色上。
宫中的花朵忽然摇动,映红了千帐的颜色,禁苑里的柳树,齐齐分开,映出半边窗棂的绿色。
金色的手掌高举,调和着秋天的玉屑;铜色的浑浊在夜里窥探,约定着银钉的光芒。
我不知道太史大人今天早上来奏报,东墙的光辉连接着第几颗星星?

注释:

  • 松翣:松树的树冠,形容松树的枝叶。
  • 鹤翎:指鹤的翅膀,形容松枝的纤细修长。
  • 云影:云朵的影子,象征着变幻。
  • 宫花:指宫中种植的花卉。
  • 金掌:指手掌,形容手的颜色如金。
  • 玉屑:形容细小而珍贵的东西,可能指秋天的清晨露水。
  •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天文历法,奏报天象。
  • 东壁光联:指东墙的光亮,形容星星的闪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贯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常常描写自然景色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在当时的诗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赴京寓直之际,表达了他在京城的生活情景和对天文现象的关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对生活的热爱。开篇的“松翣新裁似鹤翎”,以生动的比喻勾勒出松树的形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接着,诗人转向宫花和禁柳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两句“金掌擎秋调玉屑,铜浑窥夜约银钉”则引入了对天象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宇宙的关注与思索,营造出一种宇宙浩瀚、人生渺小的哲学思考。最后一句“不知太史朝来奏,东壁光联第几星?”则将诗人置于一个思考的状态,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有对现实的迷惘。

整首诗在意象的层次上丰富,情感的表达上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对宇宙的敬畏,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翣新裁似鹤翎:描绘了松树的枝叶修剪得如同鹤的翅膀,形象生动。
  2. 手中云影落深青:手中投影的云影映在深青的色彩上,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宫花忽动红千帐:宫中的花朵因风而动,映红了千帐,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4. 禁柳齐分绿半棂:禁苑中的柳树齐齐分开,映出窗棂的绿色,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5. 金掌擎秋调玉屑:金色的手掌高举着秋天的细腻,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6. 铜浑窥夜约银钉:铜色的物体在夜晚窥探,象征着对宇宙未知的探索。
  7. 不知太史朝来奏:不清楚太史大人今天早上的奏报,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
  8. 东壁光联第几星:东墙的光辉与星星相连,象征着人与宇宙的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松翣新裁似鹤翎”,通过比喻手法增强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对仗工整,使得诗句韵律和谐。
  • 意象:如金掌、玉屑等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翣:象征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优雅。
  • 云影:代表着瞬息万变的生活与时间。
  • 宫花:象征着繁华与美好的生活。
  • 金掌: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执着。
  • 银钉: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翣新裁似鹤翎”中的“松翣”指的是什么? A. 松树的叶子
    B. 松树的根
    C. 松树的树干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金掌”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C. 力量
    答案:B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天文现象的关注? A. 描述星星的数量
    B. 描述金掌和银钉
    C. 表达对太史奏报的期待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但更多是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怀;而柳贯的作品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观察与宇宙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柳贯传》
  • 《古诗词鉴赏与评析》
  • 《元代诗词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