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宴高氏林亭》

时间: 2024-12-29 17:59:22

主第簪裾出,王畿春照华。

山亭一以眺,城阙带烟霞。

横堤列锦帐,傍浦驻香车。

欢娱属晦节,酩酊未还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晦日宴高氏林亭 作者: 解琬 〔唐代〕

主第簪裾出,王畿春照华。
山亭一以眺,城阙带烟霞。
横堤列锦帐,傍浦驻香车。
欢娱属晦节,酩酊未还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会的美丽场景。主人家出门戴着簪子和华丽的衣裳,春光照耀着王畿的美丽景色。山亭上眺望,城墙和烟雾相映成辉。河堤上摆满了华丽的帐篷,河边停着香车。欢快的宴会正值晦日节,大家酩酊大醉,尚未回家。

注释:

  • 簪裾:这里的“簪”指的是头饰,“裾”指衣服的下摆,形容出门时的华丽打扮。
  • 王畿:指王京,即帝都的周围地区。
  • 山亭:指设在山上的亭子,供人游玩和休息的地方。
  • 城阙:指城市的城墙和门阙。
  • 横堤:宽阔的堤坝。
  • 锦帐:华丽的帐篷。
  • 香车:装饰华丽的车,通常带有香气,象征高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解琬是唐代的女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以抒情见长。她的诗歌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有独特的风格,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宴会,正值“晦日节”,即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古人会在此时聚会欢庆,诗中表现出欢快的气氛和对春天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晦日宴高氏林亭》是一首描绘春日宴会场景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宴会的热闹与春日的美景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欢乐的氛围。诗中“主第簪裾出,王畿春照华”,开篇就以华丽的装扮和春光明媚的景象引入,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描写山亭的环境,城阙与烟霞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画面。

“横堤列锦帐,傍浦驻香车”两句,描绘了宴会的布置和宾客的到来,锦帐和香车均是富贵的象征,暗示着宴会的隆重和热闹。最后两句则强调了欢庆的气氛,尽管大家都酩酊大醉,但这正是节日的欢愉所在,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际交往和节日欢乐的认可,体现了唐代社会风尚的开放与包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主第簪裾出:指宴会的主人打扮得体,走出门去。
  2. 王畿春照华:描绘春天的光辉洒在王畿,景色如画。
  3. 山亭一以眺:站在山亭上,远眺周围的美景。
  4. 城阙带烟霞:城市的城墙在烟雾和霞光中显得格外迷人。
  5. 横堤列锦帐:宽阔的堤坝上摆放着华丽的帐篷。
  6. 傍浦驻香车:河边停着装饰华丽的香车,吸引人目光。
  7. 欢娱属晦节:欢快的聚会正值晦日节。
  8. 酩酊未还家:大家喝得酩酊大醉,尚未回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横堤列锦帐,傍浦驻香车”形成了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烟霞”描写城市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意象: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意象,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体现了唐代人们的社交风尚与享乐主义。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山亭:代表着人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香车:象征着富贵与荣耀。
  • 锦帐:象征着繁华和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节日的宴会?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晦日节
    • D. 春节
  2. 诗中的“横堤列锦帐”描述的是:

    • A. 河岸的景色
    • B. 宴会的布置
    • C. 自然的环境
    • D. 人物的打扮
  3. 诗中提到的“香车”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战争
    • D. 自由

答案:

  1. C. 晦日节
  2. B. 宴会的布置
  3. B. 富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1.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美景,同时表达了离愁别绪,风格较为忧伤。
  2. 《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传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解琬传记》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