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
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
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
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白话文翻译:
年末时节,故乡距离遥远,
天涯相隔,手握得很重。
雪覆盖了江边的树木,显得更为矮小,
云层压低了夜晚的城市。
宝瑟声中,湘灵的怨恨,
清脆的砧声伴着杜鹃的哀鸣。
不必照镜子,年纪增长容易让人感到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暮:指年末。
- 乡关:故乡与关隘,寓意故乡的遥远。
- 重携:手握得很紧,表明思念之情。
- 雪埋:雪覆盖,形容冬天的景象。
- 江树:江边的树。
- 夜城:夜晚的城市。
- 宝瑟:一种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
- 湘灵:传说中的神女,借以表达幽怨情感。
- 清砧:清脆的砧声,象征思乡的情感。
- 杜魄:杜鹃,一种鸟,常用于表达哀伤。
- 皎镜:明亮的镜子,暗指美丽的容颜。
典故解析:
- 宝瑟湘灵:源自古代乐器,表达乐声中蕴含的情感与哀愁。
- 杜魄啼:杜鹃鸟常被视为悲鸣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910),字子晦,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词人之一,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乡愁、离别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岁晏同左生作》创作于岁末之际,诗人因思乡而感慨万千。面对年末的寒冷和孤独,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冬季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两句“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便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年末时节,故乡的遥远让人愈加感到无奈与心痛。接着,诗人用“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日夜景,江边的树木被雪压得低矮,夜晚的城市在云层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沉重,这种景象与诗人的感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愈发突显了他的孤寂。
第三、四句“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则通过音乐和鸟鸣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宝瑟的音乐声中蕴含着深沉的怨恨,而清脆的砧声则与杜鹃的哀鸣相伴,形成了一种悲切的氛围。最后一句“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愈发感到人生的凄凉与孤独。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出韦庄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暮乡关远:年末时节,故乡显得更加遥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天涯手重携:即使在天涯,也要紧紧握住彼此的手,表现出对亲情的珍视。
- 雪埋江树短:冬雪覆盖,江边的树木因寒冷而显得矮小,象征孤独的心境。
- 云压夜城低:云层压低,夜晚的城市显得沉重,暗示内心的压抑。
- 宝瑟湘灵怨:音乐中蕴含的怨恨,表现内心的哀愁。
- 清砧杜魄啼:清脆的砧声伴随着杜鹃的哀鸣,进一步强调孤独与悲伤。
- 不须临皎镜:不需要照镜子,暗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 年长易凄凄:随着年岁增长,感到更加凄凉,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埋江树短”用雪比喻冬季的孤寂。
- 拟人:如“云压夜城低”赋予云以沉重的情感,使得描写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季的严寒和孤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与孤独。
- 江树:故乡的象征,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夜城:孤独的城市,反映内心的压抑。
- 宝瑟:音乐的象征,蕴含情感。
- 杜鹃:哀鸣的象征,表达悲伤。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意境,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岁暮乡关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
“云压夜城低”中的“云”是用来比喻什么? A. 重压
B. 美丽
C. 喜悦 -
诗人提到的“宝瑟湘灵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抒发兄弟情和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韦庄的《岁晏同左生作》和李白的《静夜思》均有思乡的主题,但韦庄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孤独,而李白则强调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归属感。两者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韦庄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