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袅。风流帝子不归来,满地禁花慵扫。离恨多,相见少,何处醉迷三岛?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
白话文翻译:
月亮沉沉,四周静悄悄,一炷香在后庭中袅袅升起。那位风流的帝王还未归来,满地的禁宫花朵也懒得去打扫。离别的痛苦多,相见的时光少,他究竟在何处醉倒在仙岛?宫中的漏声清晰,树上的杜鹃啼叫,忧愁紧紧锁住了碧窗下的春晨。
注释:
- 月沉沉:形容月亮低垂,夜深。
- 人悄悄:形容四周非常安静。
- 一炷后庭香袅:一炷香在后庭中燃烧,香烟袅袅上升。
- 风流帝子:指帝王,这里可能暗指某位历史上的帝王。
- 禁花:宫中的花朵。
- 慵扫:懒得打扫。
- 离恨多,相见少:形容离别的痛苦多,相聚的时光少。
- 醉迷三岛:指醉倒在仙岛,三岛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漏清:指宫中的计时器漏壶的声音清晰。
- 宫树子规啼:宫中的树上杜鹃鸟啼叫。
- 愁锁碧窗春晓:忧愁紧紧锁住了碧窗下的春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鹗,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这首诗可能是在宫廷中创作,反映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一种感慨和忧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夜晚,诗人独自在宫廷中,感受到月夜的静谧和宫廷的孤寂,思念远行的帝王,表达了对离别和相聚的渴望,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深沉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宫廷中的孤寂和诗人的忧思。诗中“月沉沉,人悄悄”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而“一炷后庭香袅”则增添了一丝宫廷的神秘和庄严。诗人通过对“风流帝子不归来”的描写,表达了对帝王的思念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诗中的“离恨多,相见少”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相聚的渴望。最后,“漏清宫树子规啼,愁锁碧窗春晓”以景结情,将诗人的忧思和宫廷的孤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沉沉,人悄悄”:通过月亮的低垂和四周的静谧,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孤寂的夜晚氛围。
- “一炷后庭香袅”:通过香烟的袅袅上升,增添了一丝宫廷的神秘和庄严。
- “风流帝子不归来”:通过对帝王的思念,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对离别的痛苦。
- “满地禁花慵扫”:通过对宫中花朵的懒得打扫,进一步强化了宫廷的孤寂和诗人的忧思。
- “离恨多,相见少”: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相聚的渴望。
- “何处醉迷三岛?”:通过对帝王的想象,表达了对远行的帝王的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
- “漏清宫树子规啼”:通过对宫中漏声和杜鹃啼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
- “愁锁碧窗春晓”:以景结情,将诗人的忧思和宫廷的孤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月沉沉”比喻夜深,“一炷后庭香袅”比喻宫廷的神秘和庄严。
- 拟人:“风流帝子不归来”拟人化地表达了诗人对帝王的思念。
- 对仗:“离恨多,相见少”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相聚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宫廷的孤寂和诗人的忧思。通过对月夜、香烟、帝王、花朵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对离别和相聚的渴望。诗中的忧思和孤寂贯穿始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
意象分析:
- 月沉沉:象征夜深和孤寂。
- 人悄悄:象征四周的静谧和孤寂。
- 一炷后庭香袅:象征宫廷的神秘和庄严。
- 风流帝子:象征帝王的远行和诗人的思念。
- 禁花:象征宫廷的孤寂和诗人的忧思。
- 离恨多,相见少:象征离别和相聚的渴望。
- 醉迷三岛:象征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帝王的思念。
- 漏清宫树子规啼:象征宫廷的孤寂和诗人的忧思。
- 愁锁碧窗春晓:象征诗人的忧思和宫廷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风流帝子”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历史上的帝王 B. 诗人自己 C. 一位仙人 D. 一位宫廷官员
-
诗中的“醉迷三岛”指的是什么? A. 现实中的三个岛屿 B. 传说中的三座仙山 C. 诗人的家乡 D. 诗人的梦境
-
诗中的“愁锁碧窗春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平调·其一》: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思。
诗词对比:
- 李白《清平调·其一》与尹鹗《满宫花·月沉沉》:两者都描绘了宫廷生活,但李白更注重表达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而尹鹗更注重表达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对离别和相聚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尹鹗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是了解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