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己丑秋日上崂山》
时间: 2025-01-06 09:07: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己丑秋日上崂山
作者:吴金水
是何年大海竟扬尘,陆路接蓬山。
看楂枒老树,嶙峋怪石,犹唤飞仙。
惊起玄云似墨,挟雨过危巅。
听瀑巉岩外,隐隐鸣鸾。
天际觚棱缥缈,望琳宫遥耸,铁索难攀。
怅浮生寥落,无计脱尘寰。
独徘徊西风磴道,望沧溟鳌背有无间。
闲鸥外,有星槎过,去已千年。
白话文翻译:
这是什么年头,大海竟然扬起尘土,陆路与蓬山相连。
看那古老的枒树,嶙峋的怪石,仿佛还在召唤飞仙。
惊起的玄云如墨,夹着雨水过了险峻的山巅。
听那瀑布在岩外,隐隐传来鸣鸾之声。
天际的棱角缥缈,遥望琳宫高耸,铁索难以攀登。
感慨浮生的寥落,无法摆脱尘世的羁绊。
独自徘徊在西风的山道上,望着无尽的海洋与鳌背之间的空隙。
闲适的鸥鸟之外,有星舰经过,已经是千年之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楂枒:指一种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岁月的沧桑。
- 嶙峋:形容山石的高耸、崎岖。
- 鸣鸾:古代传说中神鸟的鸣叫,象征着神秘和美好。
- 觚棱:指山的锋利边缘,形容山势险峻。
- 琳宫: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宫殿,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典故解析:
- 飞仙:指道教中的神仙,常用于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 鳌背:出自《山海经》,鳌是传说中的巨兽,常用来形容海洋的浩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金水,生于当代,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作品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注重诗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己丑年秋季,诗人登上崂山,感受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自身渺小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吴金水的《八声甘州 己丑秋日上崂山》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崂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开头以大海扬尘、陆路接蓬山的画面引入,带给读者一种震撼的视觉感受,随后通过古老的枒树和怪石,传达出岁月的沧桑与自然的神秘。诗中“惊起玄云似墨,挟雨过危巅”一句,展现了崂山的险峻与自然的力量,仿佛是在提醒人们面对人生的挑战要勇敢。
接下来,诗人又提到“隐隐鸣鸾”,这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是对飞仙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天际觚棱缥缈,望琳宫遥耸”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铁索难攀象征着人与理想之间的艰难与无奈。最后,诗人以“怅浮生寥落,无计脱尘寰”结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失落。
整首诗以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交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何年大海竟扬尘:疑问句,感慨大海的波涛翻涌,表现了自然的变化。
- 陆路接蓬山:描绘了山海相连的壮丽景色。
- 看楂枒老树,嶙峋怪石,犹唤飞仙:通过古老的树木和怪石,传达出对超脱的渴望。
- 惊起玄云似墨,挟雨过危巅:对自然力量的震撼感受,表现出崂山的险峻。
- 听瀑巉岩外,隐隐鸣鸾:自然的声音与理想的呼唤交织在一起。
- 天际觚棱缥缈,望琳宫遥耸,铁索难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强调追求的艰难。
- 怅浮生寥落,无计脱尘寰: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 独徘徊西风磴道,望沧溟鳌背有无间:孤独的徘徊和对海洋的渴望。
- 闲鸥外,有星槎过,去已千年: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玄云似墨”,形象生动。
- 拟人:如“犹唤飞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崂山的景色,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的感慨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海:象征着广阔与无尽。
- 老树:代表岁月与沧桑。
- 怪石:象征着险峻与神秘。
- 玄云:象征着神秘的力量。
- 鸣鸾: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自然背景,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楂枒老树”象征什么? A. 年轻的生命
B. 岁月的沧桑
C. 自然的美丽 -
“铁索难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渴望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然的欣赏 -
“隐隐鸣鸾”中的鸣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自然的声音
C. 仙女的召唤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描绘高楼远眺的视角,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吴金水的作品在意境上形成对比,前者更为积极向上,而后者则透出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现代诗词选读》
- 《吴金水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