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寿蔡泉宪)》
时间: 2025-01-07 20:39: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寿蔡泉宪)
作者:陈允平 〔宋代〕
两台帘对卷,燕芹香风花近清明。
望春弥柳际,流红水布,暖谷天晴。
谁信闲襟似水,时忆语溪耕。
襟抱番江阔,云远波平。
静昼轻挥玉尘,见春扉草绿,暮冶烟青。
问清华姓字,几度录虬屏。
看西湖一汀鸳鹭,正晓风残月两三星。
早归来,赴花鱼宴,宫树闻莺。
白话文翻译
窗帘轻卷,春燕飞舞,清风送来芬芳,花儿正值清明时节。
望向春天,柳树依依,流淌的红色水波,温暖的谷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晴朗。
谁能相信我的闲适如水,时常想起在溪畔耕作的日子。
心怀宽广如江水,云在远处,波平如镜。
在宁静的白昼轻轻挥动玉尘,看见春天的门扉草色渐绿,暮色中烟青一片。
问那位清华的朋友,你的雅号几度被我写在卷轴上。
看看西湖边一片鸳鸯,正值清晨的微风,月光下有两颗星星在闪烁。
快回吧,去参加花间的鱼宴,宫树下传来黄莺的鸣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帘对卷:窗帘轻轻卷起。
- 燕芹:燕子和芹菜,象征春天的到来。
- 流红水布:流动的水面如布一般光滑。
- 闲襟似水:内心的宁静如水一般。
- 襟抱番江阔:心怀宽广,像江水那样辽阔。
- 玉尘:指的是轻烟或微尘。
- 清华:可指美丽的风景或清秀的人物。
典故解析:
- “清明”节气:表示春天的到来,通常是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
- “西湖一汀鸳鹭”:西湖是著名的景点,鸳鸯与鹭鸶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宁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其词风典雅,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词作写于春天,正值清明前后,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两台帘对卷”引入,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春日气息,伴随着“燕芹香风花近清明”的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词中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既有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也有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作者通过“望春弥柳际,流红水布,暖谷天晴”的描写,进一步渲染春日的美好。诗中的“闲襟似水,时忆语溪耕”则是对自我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词以“西湖一汀鸳鹭”作为高潮,带出一种恬淡的情感,给人以美好和宁静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台帘对卷,燕芹香风花近清明。”
描述窗帘轻卷,春燕飞舞,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花儿在清明时节绽放。 -
“望春弥柳际,流红水布,暖谷天晴。”
望向春天,柳树依依,河水流淌,阳光洒在温暖的谷地上,景色宜人。 -
“谁信闲襟似水,时忆语溪耕。”
自己的内心宁静如水,常常想起在溪边耕作的日子,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
“襟抱番江阔,云远波平。”
心胸宽广如江水,远处的云朵和波平如镜的水面,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 -
“静昼轻挥玉尘,见春扉草绿,暮冶烟青。”
在宁静的白昼轻轻挥动手中的尘埃,看见春天的大门草色渐绿,暮色中烟雾缭绕。 -
“问清华姓字,几度录虬屏。”
询问那位清华朋友的名字,几次在卷轴上记录下他的名字。 -
“看西湖一汀鸳鹭,正晓风残月两三星。”
远望西湖边的一片鸳鸯,清晨的微风中,残月和星星交相辉映。 -
“早归来,赴花鱼宴,宫树闻莺。”
期待朋友早日归来,一起参加花间的鱼宴,宫树下传来黄莺的鸣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闲襟似水”,将内心的宁静比作水。
- 对仗:如“静昼轻挥玉尘,见春扉草绿”,展现词句的工整和美感。
- 拟人:如“宫树闻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燕子:春天的使者,代表温暖与活力。
- 柳树:春的象征,柔美而富有诗意。
- 西湖: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人间的乐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允平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清明节 -
词中哪个意象代表了春天的到来?
A. 雪花
B. 燕子
C. 霜冻
D. 雨滴
答案:
- C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by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八声甘州》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水与月的关系,后者则结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