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决烈修真》
时间: 2025-01-19 23:51: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决烈修真
作者: 长筌子 〔元代〕
决烈修真,殷勤办道,万缘识破皆空。
太虚鼎内,默默养和冲。
一颗灵珠灿烂,光辉似月射千峰。
长春景,五云台上,芝草吐香风。
这些微妙理,有缘端的,千里相逢。
纤尘不染,清净是真功。
日用头头不昧,超生灭法界难笼。
还能此,逍遥自在,处处是仙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修真者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决心和努力,强调了对万象的透彻理解和内心的空灵。诗中提到,太虚之鼎中默默地养生,内心如同灵珠般璀璨,光辉照耀四方。描绘了长春景致,五云台上,香草飘散着芬芳。微妙的道理在有缘人之间传递,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相遇。真正的修行是清净无染的,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觉察,理解超越生死的法界。最终,修行者能够逍遥自在,生活在如仙境般的世界中。
注释:
- 绝烈修真:决心坚定地修炼真理。
- 殷勤办道:努力实践道理。
- 万缘识破皆空:识破万事万物的空无本质。
- 太虚鼎:象征着无边的虚空和修行的境界。
- 灵珠:象征内心的明亮和智慧。
- 长春景:指自然界的长久春天,代表生命的活力。
- 五云台:仙境之地,象征修行者的高尚境界。
- 芝草:珍贵的灵草,象征灵性和修行的成果。
- 纤尘不染:形容内心的纯净与无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长筌子,元代诗人,擅长道教及禅宗题材,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浓厚的哲理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盛行之时,诗人通过描写修真之道,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探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修真过程的深刻理解,还传达了内心对道理的追求与领悟。通过“决烈修真”开篇,诗人强调了修行者必须具备的坚定决心,随后引入“万缘识破皆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世事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中“灵珠灿烂,光辉似月射千峰”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光明与智慧,仿佛在诉说着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长春景,五云台上”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合一的画面,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个词的意境非常清新,既有哲理的深邃,又有自然的优美,形成了对比与统一。在结尾部分,诗人揭示了修行的核心——“逍遥自在”,强调了真正的修行者应当在自然中找到自我,达到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决烈修真:表明修行者的决心与坚定。
- 殷勤办道:持续努力去实践道理。
- 万缘识破皆空:透彻理解世间万物的虚幻本质。
- 太虚鼎内:在广阔的虚空中修养内心。
- 默默养和冲:在安静中培养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 一颗灵珠灿烂:内心的光辉充满智慧。
- 光辉似月射千峰:比喻智慧如月光普照四方。
- 长春景,五云台上:描绘理想的自然环境。
- 芝草吐香风:灵草的芬芳象征修行的成果。
- 这些微妙理:指修行中领悟的深刻道理。
- 有缘端的,千里相逢:有缘人能够相聚,感悟相通。
- 纤尘不染:内心绝对纯净。
- 清净是真功: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清净。
- 日用头头不昧:日常生活中保持觉察。
- 超生灭法界难笼:超越生死的法理无法被囚禁。
- 还能此,逍遥自在:最终实现逍遥自在的境界。
- 处处是仙宫:生活的每处都如同仙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灵珠灿烂”比喻内心的智慧。
- 对仗:如“长春景,五云台上”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如“芝草吐香风”被赋予了生命。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修行者的内心修炼与对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决烈:象征坚强的意志。
- 灵珠:象征智慧与灵性。
- 太虚:象征无边的宇宙与内心的广阔。
- 芝草:象征修行的成果与长生不老的理想。
- 逍遥:象征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灵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
“万缘识破皆空”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A. 物质的追求
B. 对世事的透彻理解
C. 对他人的羡慕 -
诗中描绘的“长春景”代表了什么? A. 暴风雨
B. 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
C. 荒凉的土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探讨道理与自然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反映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