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04 06:5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作者: 伯昏子 〔当代〕
帆底潮回声浅浅。
叠榭飞台,雾重花撩乱。
陆海天然泯一线,
半山已见红旗遍。
谁管人间痴与怨。
万里为家,兀自随蓬转。
从此金樽相对劝,
凭栏空祷香炉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帆船在潮水回落时的轻微声响,叠好的楼台在重重雾气中显得花儿摇曳不定。陆地与海洋的界线模糊不清,远处的半山上红旗飘扬。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又有谁在乎呢?我漫游千里,依然随风漂泊。此后,我只想与朋友对饮,把酒劝归,凭栏独自祈愿。
注释:
- 帆底:帆船的底部。
- 潮回声浅浅:潮水退去时发出的轻微声响。
- 叠榭飞台:重叠的楼台。
- 泯一线:消融成一条线,形容陆海的界限模糊。
- 红旗遍:红色的旗帜到处可见。
- 万里为家:远行千里仍以此为家。
- 兀自随蓬转:依然随风漂流,像蓬草一样。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万里为家”反映了游子的心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及漂泊生活的无奈。“金樽相对劝”则可以看作是对酒文化的体现,古人常以酒相聚,抒发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伯昏子,现代诗人,风格多变,擅长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作品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当代,背景中可能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人世间情感的思索,体现了当代游子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自然景物中融入了对人世间情感的思考。开篇以“帆底潮回声浅浅”引入,展现了宁静的海面和轻微的潮声,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诗人描绘了重叠的楼台和雾中的花朵,层次感强烈,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迷离的世界。
紧接着,“陆海天然泯一线”一句,展现了自然的广袤与人类的渺小,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刻显得微不足道。诗人不再纠结于人间的痴与怨,而是选择了洒脱,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万里为家,兀自随蓬转”,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认同与接受。
最后几句以“金樽相对劝”结束,诗人于酒中寻求慰藉,凭栏祈愿,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帆底潮回声浅浅:描绘静谧的海面,潮水退去的声音轻柔。
- 叠榭飞台,雾重花撩乱:重叠的楼台在浓雾中显得花草纷乱,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意境。
- 陆海天然泯一线:陆地与海洋的界限模糊,象征着自然的无垠。
- 半山已见红旗遍:半山之上红旗飘扬,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 谁管人间痴与怨:对人间情感的淡漠,表达人生的无常。
- 万里为家,兀自随蓬转:远行千里,依然随风漂泊,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从此金樽相对劝:与友人对饮,体现人际间的温情。
- 凭栏空祷香炉愿:凭栏祈愿,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间情感比作海潮,流转不息。
- 拟人:花儿在雾中轻舞,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万里为家”与“兀自随蓬转”,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淡然态度,最终在酒中寻求慰藉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帆船:象征着自由与漂泊。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雾:象征迷茫与未知。
- 红旗:象征希望与激情。
- 金樽:象征友谊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帆底潮回声浅浅”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风声
B. 潮水声
C. 鸟鸣声 -
“陆海天然泯一线”这一句的意思是: A. 陆地和海洋的界限清晰
B. 陆地与海洋的界限模糊
C. 陆地与海洋没有关系 -
诗人如何看待人间的痴与怨? A. 非常在意
B. 无所谓
C. 非常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情感的反思,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在对自然的描写上与《蝶恋花》相似,但更倾向于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哀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夏承焘《现代诗歌鉴赏》
- 郭沫若《诗词评论集》
通过以上分析和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蝶恋花》的意境与情感,也能在诗词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