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闾庙》

时间: 2025-01-19 12:22:27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三闾庙 戴叔伦 〔唐代〕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白话文翻译:

沅江和湘江的水流啊,永远也流不尽,屈原的怨恨啊,是多么深沉。太阳落山时秋风吹起,枫树林中传来萧萧的声音。

注释:

  • 沅湘:指沅江和湘江,流经湖南地区,屈原曾在此地流放。
  • 屈子: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因忠而被谗,流放后投汨罗江自尽。
  • 怨何深:表达了屈原深重的怨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 日暮秋风起:描绘了日落时分秋风渐起的景象,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 萧萧: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此处指枫树叶子在秋风中摇曳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戴叔伦在游览三闾庙时所作。三闾庙是纪念屈原的庙宇,位于湖南岳阳。诗人通过描绘沅湘江水、秋风枫林等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屈原的哀思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沅湘流不尽”一句,既描绘了江水的连绵不绝,又隐喻了屈原的怨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之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则通过秋风和枫林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悲壮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古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沅湘流不尽”:以江水的连绵不绝,比喻屈原的怨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之深。
  • “屈子怨何深”:直接点明屈原的怨恨之深,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
  • “日暮秋风起”:通过日落时分的秋风,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萧萧枫树林”:以枫林的声音,增强了凄凉和悲壮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以“沅湘流不尽”比喻屈原的怨恨之深。
  • 拟人:“屈子怨何深”中的“怨”字,赋予了屈原情感。
  • 对仗:“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中的“日暮”与“秋风”,“萧萧”与“枫树林”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屈原的哀思和对历史的沉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深沉表达。

意象分析:

  • 沅湘:象征着屈原的流放地和无尽的怨恨。
  • 日暮秋风:象征着凄凉和悲壮的氛围。
  • 萧萧枫树林: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诗人的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沅湘流不尽”比喻了什么? A. 江水的连绵不绝 B. 屈原的怨恨之深 C. 历史的沧桑 答案:B

  2. 诗中“日暮秋风起”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欢乐的氛围 B. 凄凉的氛围 C. 宁静的氛围 答案:B

  3. 诗中“萧萧枫树林”中的“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B. 枫树的颜色 C. 枫树的数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时代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戴叔伦《过三闾庙》: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时代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宏大和深沉,戴叔伦的诗则更加简洁和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戴叔伦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戴叔伦的《过三闾庙》,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