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一本连后杂诗三首作杂诗四首)》

时间: 2025-01-04 08:05:09

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

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

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

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闺(一本连后杂诗三首作杂诗四首)

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
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
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
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军事征战对家庭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提到铁马和三军出征,而金闺则象征着温馨的家,表达了与家人分离的苦楚。二月春天,诗人对边疆的忧虑与失落感交织在一起,春梦中的美好也因现实的离愁而失去光彩。池水清澈如琉璃,花园里盛开的花朵色彩斑斓,但岁月却在无情地流逝,心中的忧虑使得美好的景象无法让人愉悦。

注释:

  • 铁马:指铁制的战马,象征军队出征。
  • 金闺:指富贵之家,家室。这里暗指温暖的家庭环境。
  • 边愁:指对于边疆战事的忧虑。
  • 阳关:古代关隘,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 琉璃:透明、光亮,形容池水清澈。
  • 玳瑁:一种名贵的海龟,常用来形容花的美丽。

典故解析:

“阳关”是唐代著名的一个关口,位于西北边陲,古时常作为离别的象征,许多诗人用它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融合了现实与梦幻,常常流露出对家国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有离家戍边之忧。诗人在战争与家庭之间的对比中,表达了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失落。开头两句描绘了战争的场景,铁马与三军的出征与金闺的安逸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的冲突十分明显。诗人通过“边愁离上国”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显示出深沉的家国情怀。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春梦、池水和园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这些美好在忧虑与离愁的笼罩下显得格外苍白无力。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愁思使得容颜憔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铁马三军去:描绘出战士出征的情景,暗示了战争的开始。
  2. 金闺二月还:春节时分,家中温暖的气氛与外面的冷酷形成对比。
  3. 边愁离上国:表达对边疆战事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挂念。
  4. 春梦失阳关:春天的美梦因现实的离别而消逝。
  5. 池水琉璃净:池水清澈,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状态。
  6. 园花玳瑁斑:花园里的花色彩斑斓,生机盎然。
  7. 岁华空自掷:岁月如流水般逝去,令人感到惋惜。
  8. 忧思不胜颜:忧虑与思考使得容颜憔悴,表达了内心的苦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如“池水琉璃净”与“园花玳瑁斑”,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感受。
  • 拟人:岁华被描绘为有意志的存在,强调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家庭的思念,展现了个体在国家大义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与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马:象征战争与离别。
  • 金闺:象征温暖的家庭与美好生活。
  • 阳关:象征离愁与思乡情。
  • 池水:象征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 园花: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铁马”在诗中指什么? A. 战马
    B. 家庭
    C. 春天
    D. 花园

  2. 诗中的“金闺”象征什么? A. 战场
    B. 温暖的家庭
    C. 远方
    D. 思乡情

  3. “岁华空自掷”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战争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与国破家亡的感受,意象鲜明且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