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减字木兰花 其四 偶忆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原文展示:
疏烟暮霭。人在斜阳秋草外。梦绕天涯。知是当垆第几家。舞裙歌扇。犹忆遏云花底宴。楚客愁多。欲采芙蓉奈远何。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烟雾和薄雾中,一个人站在斜阳照耀的秋草边上。我的梦萦绕在天涯,想知道如今在哪一家酒肆中。舞裙歌扇的场景,仍然记得那阻碍云彩的花下宴席。楚地的游子愁苦多多,想要采摘芙蓉,却无奈路途遥远。
注释:
- 疏烟:稀薄的烟雾。
- 暮霭:傍晚的雾霭,指天色渐暗时的朦胧。
- 斜阳:西斜的阳光。
- 当垆:指卖酒的酒家。
- 舞裙歌扇:描述宴会中女子的舞蹈与歌唱。
- 遏云:阻拦云彩,形容宴会的华丽。
- 楚客:指楚地的游子。
典故解析:
“当垆”出自《红楼梦》,是指酒家掌柜的行为,暗示了饮酒作乐的场景。芙蓉在古诗中常象征着美丽与忧愁,楚地的游子则代表了漂泊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诗人以个人感受为基础,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开篇“疏烟暮霭”勾勒出秋天傍晚的凄凉氛围,诗人独自伫立在暮色中,心中满是思念。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欢乐时光,舞裙歌扇的美好,暗示着对过往欢乐的一种追寻与渴望。
“楚客愁多”则揭示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尽管对美景向往,却因路途遥远而感到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怀旧逐渐转向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疏烟暮霭:描写秋天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孤寂。
- 人在斜阳秋草外: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秋天的气息。
- 梦绕天涯:心中的思绪随梦飞扬,远方成了寄托。
- 知是当垆第几家:对过去欢聚场所的追忆,意在探寻。
- 舞裙歌扇:美好的宴会景象,代表过往的快乐。
- 犹忆遏云花底宴:对宴席的美好回忆,充满了依依不舍。
- 楚客愁多:身为楚地之客,愁绪满怀。
- 欲采芙蓉奈远何:想要采摘美丽的芙蓉,却因路途遥远而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梦绕天涯”将思念比作梦,扩展了诗的空间。
- 对仗:“舞裙歌扇”与“欲采芙蓉”形成呼应,增强了对比效果。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往昔欢乐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孤独感叹,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人生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有淡淡的忧伤。
- 芙蓉:美丽而脆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楚客:代表漂泊与孤独,强调了游子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疏烟暮霭”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 A. 晨雾
- B. 黄昏
- C. 夜晚
-
“犹忆遏云花底宴”中提到的“宴”指的是什么?
- A. 宴席
- B. 酒家
- C. 节日
-
诗中的“楚客”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
- C. 自豪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 宋之问
诗词对比:
- 《秋夕》: 描写秋天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与《减字木兰花》在情感上有共鸣,都是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叹。
- 《月夜忆舍弟》: 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偶忆》中的愁苦相呼应,展示了游子的孤独。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