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四首·初至清溪除夕 其三》

时间: 2025-01-14 14:36:21

无愁儿女。

围坐灯前争笑语。

多累中年。

马革空余志可怜。

师曲为老。

疲敌终看任摧扫。

利害所趋。

裁制才闻经济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四首·初至清溪除夕 其三
作者: 汪岳尊

无愁儿女。围坐灯前争笑语。
多累中年。马革空余志可怜。
师曲为老。疲敌终看任摧扫。
利害所趋。裁制才闻经济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没有愁苦的儿女,在灯前围坐,争相谈笑。
中年人多是疲惫,马革之志已变得可怜。
老兵的歌声已成往事,疲惫的敌人任人摧残。
利益的驱使,只听得到经济的呼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愁儿女: 没有忧愁的儿女,表现一种轻松的氛围。
  • 围坐灯前: 大家聚在灯光下,象征着团圆和温暖。
  • 多累中年: 中年人经历了很多,感到疲惫。
  • 马革空余志可怜: “马革”指的是战士的理想和抱负,但如今只剩下可怜的空想。
  • 师曲为老: 老兵的歌声已成过去。
  • 疲敌终看任摧扫: 疲惫的敌人任凭摧残,无力反抗。
  • 利害所趋: 受到利益和利害关系的驱动。
  • 裁制才闻经济呼: 经济的呼声占据主导地位。

典故解析:

  • “马革”意指将士的志向,常用于形容英勇与豪情,但在此却显得苍凉。
  • “师曲”可能指古代军旅歌曲,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岳尊,现代诗人,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常常关注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家庭团圆的温馨与个人内心的困惑,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温馨的家庭团聚和内心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头“无愁儿女”描绘了一幅温暖的画面,家庭成员在灯下欢声笑语,似乎一切都显得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流露出对中年生活的无奈与疲惫,尤其是“马革空余志可怜”,强调了理想的破灭和个人的失落感。

“师曲为老”则回忆起那段曾经的辉煌,然而现实却是“疲敌终看任摧扫”,对手已不堪一击,自己却感到无能为力。这种情绪在“利害所趋”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经济利益的呼声淹没了理想,显示了社会现实对个体命运的压迫。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讽,揭示了在家庭团圆的表象之下,个体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愁儿女: 诗人开篇用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描绘了团圆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2. 围坐灯前争笑语: 强调了温暖的家庭聚会,展现了和谐的家庭关系。
  3. 多累中年: 反映了中年人的疲惫与困惑,暗示生活的重担。
  4. 马革空余志可怜: 刻画出理想的破灭,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惋惜。
  5. 师曲为老: 提及往昔的辉煌,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6. 疲敌终看任摧扫: 描述敌人已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突显出无力感。
  7. 利害所趋: 指出当今社会利益的主导作用。
  8. 裁制才闻经济呼: 最后一句强调经济利益对个人理想的压制。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对家庭团圆与个人失落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隐喻: “马革”隐喻了将士的理想与抱负。
  • 排比: 句式的重复和排列增强了节奏感,突出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个人的影响,以及在繁华背后隐藏的孤独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温暖、团圆与希望。
  • 马革: 象征理想与抱负,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经济: 体现了现实的利益驱动,压迫个体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愁儿女”指的是什么样的状态?
    A. 忧愁的孩子
    B. 无忧无虑的孩子
    C. 失落的青年

  2. “马革空余志可怜”中“马革”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抱负
    C. 家庭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家庭的热爱
    B. 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此诗同样描绘了个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感受,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而汪岳尊则聚焦于个体的失落与家庭的温暖。
  • 《静夜思》中表达的思乡情感与此诗的“无愁儿女”形成对比,李白的孤独与汪岳尊的团圆相交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曲鉴》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汪岳尊的《减字木兰花四首·初至清溪除夕 其三》,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