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崔十五见招
李白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
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白话文翻译:
你那边有鸟迹的书信,邀请我去琴溪喝酒。
你的字迹在信中如同天上飘落的云锦。
读完信我向空中微笑,怀疑你就在我面前。
长吟的诗句不会消失,怀中思念已三年。
注释:
- 尔:你。
- 鸟迹:指鸟爪印,这里比喻书信。
- 琴溪:意指喝酒的地方。
- 手迹:亲笔书写的字迹。
- 尺素:指信纸。
- 云锦:形容字迹美丽如同天上的云彩。
- 长吟:长时间吟唱。
- 怀袖:指怀中,表示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琴溪饮”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常在溪边吟咏、饮酒的情景,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由、友情和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白与崔氏朋友相交时,表露出李白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描绘了他收到朋友书信后的感受,反映了他对饮酒作诗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书信的描写,展现了李白对友谊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开篇提到“鸟迹书”,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个人情味十足的场景。诗中“相招琴溪饮”意在强调友人之间的欢聚与畅饮,这种生活方式是李白所向往的。接下来的“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则是对书信字迹的赞美,显示出他对友人书法的欣赏,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情感距离。
最后两句“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则表达了李白在读信时的愉悦心情,仿佛自己的朋友就在眼前。最后的“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更是将对友人的思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永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尔有鸟迹书:你写的书信如同鸟爪印,形象地形容书信的轻巧和自然。
- 相招琴溪饮:邀请我在琴溪边饮酒,描绘出一幅友人相聚的美好画面。
- 手迹尺素中:在这信纸上写下的字迹,表达出对字迹的喜爱。
- 如天落云锦:形容字迹的优美,仿佛天上云彩落下的华美景象。
- 读罢向空笑:读完信后,我不禁向空中微笑,表现出愉悦的心情。
- 疑君在我前:怀疑你的身影就在我眼前,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 长吟字不灭:吟唱的诗句不会消失,表达了诗意的持久性与美好。
- 怀袖且三年:思念已久,三年的时间让这种情感更加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信比作鸟迹,形象生动。
- 对仗:如“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前后呼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疑君在我前”,赋予信件情感,增强了诗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在友人间的深厚感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迹:象征书信的轻盈和自然。
- 琴溪:代表友情与聚会的场所。
- 云锦:象征优美的书法和情感的珍贵。
- 怀袖:象征思念的深沉与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白在诗中邀请朋友去哪里饮酒?
- A. 山顶
- B. 琴溪
- C. 酒楼
-
诗中提到“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这里的“云锦”用来形容什么?
- A. 字迹
- B. 酒
- C. 朋友
-
李白对朋友的思念持续了多少年?
- A. 一年
- B. 三年
- C. 五年
答案:
- B. 琴溪
- A. 字迹
- B. 三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另一首描写孤独与饮酒的诗。
- 《将进酒》:表达了对友谊和及时行乐的热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但更为沉重和忧伤,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