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8:18:2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书愤二首 其二
作者: 洪传经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行止翻教羡楚囚,
迁流何敢望齐优。
十年苦乐真难说,
一榻孤清祗梦俦。
世外桃源空想象,
人间沧海正横流。
是非黑白都颠倒,
多少狂生骂孔丘。
白话文翻译:
行走停留都让人羡慕楚国的囚徒,
迁徙流亡何敢奢望齐国的荣华。
十年的苦乐真是难以言说,
一榻孤独的清梦只愿与我为伴。
世外桃源不过是空想而已,
人间的沧海却在波涛汹涌。
是非黑白都已颠倒,
多少狂人对孔子咒骂不已。
注释:
- 行止:指行走和停留。
- 羡:羡慕。
- 楚囚:指楚国的囚徒,暗指囚禁状态下的楚国人,可能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
- 迁流:迁徙流亡。
- 齐优:指齐国的优越地位。
- 十年苦乐:指经历的十年时光中所遭遇的苦与乐。
- 孤清:孤独而清静。
- 祗:只。
- 梦俦:梦中的伴侣。
- 世外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境地,象征着美好与和平。
- 沧海:汹涌的海洋,象征社会的动荡。
- 是非黑白:指对与错、善与恶的判断。
- 狂生:指激进的年轻人。
- 孔丘:孔子的姓,象征儒家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传经(1871-1940),字子华,号梅谷,近代诗人,生于清末,逝于民国时期。他以诗歌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作品风格常显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具有强烈的个性与时代感。
创作背景:
《书愤二首》是洪传经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际之后创作的,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儒家传统的质疑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诗歌鉴赏:
《书愤二首 其二》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诗词的韵律,内容却充满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诗中,作者以“楚囚”作为开篇,引出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他人境遇的羡慕,表现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社会现象的失望。诗中提到的“十年苦乐”体现了人生命运的复杂性和难以言说的苦痛,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孤独感通过“孤清”的意象得以深化,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追求。
紧接着,诗人以“世外桃源”与“人间沧海”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对美好生活的幻想,而后者则是对现实痛苦的直面,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悲观情绪。最后,诗句“是非黑白都颠倒”则指向了社会伦理的混乱和道德观念的扭曲,使得诗歌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形成了对传统思想的直接挑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深刻的社会批判,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止翻教羡楚囚:行走和停留都让人羡慕那些被囚禁的楚国人,暗示对自由的向往。
- 迁流何敢望齐优:流亡在外的人,不敢奢求齐国的优越境地,表现出对现状的无奈。
- 十年苦乐真难说:经历了十年的苦与乐,难以用言语表达出内心的复杂感受。
- 一榻孤清祗梦俦:在孤独的清梦中,只愿有一个伴侣,反映出内心的孤寂。
- 世外桃源空想象:世外桃源是虚幻的理想,暗示对现实的逃避。
- 人间沧海正横流:现实世界如同沧海一般波涛汹涌,充满动荡。
- 是非黑白都颠倒:道德与价值观的混乱,使得是非难以分辨。
- 多少狂生骂孔丘: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不满,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抗议。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桃源”和“沧海”的对比,突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比喻:将社会动荡比作“沧海”,生动形象。
- 排比:句子结构的重复使用,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道德混乱的不满,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囚:象征对自由的渴望与羡慕。
- 桃源: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象征。
- 沧海:现实生活中不可控的动荡与苦痛。
- 孤清:内心的孤独与对伴侣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囚”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贫困
c) 牢狱之灾
d) 美好生活 -
“世外桃源”在诗中代表: a) 真实存在的地方
b) 对美好生活的幻想
c) 社会的动荡
d) 孤独的生活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狂生”是指: a) 年轻人
b) 学者
c) 政客
d) 商人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春望》和《书愤二首 其二》均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感受,杜甫通过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个人的悲伤,而洪传经则通过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传统的质疑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通之处,但风格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洪传经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