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贽》
时间: 2025-01-19 14:51: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鼓逢逢天未白,呼火摄衣干典客。
青衫手板阶石前,磬折擎拳若无骨。
还将束矢听情伪,更向团丝分枉直。
糟浆逆鼻走兵厨,播糠眯目司平籴。
翩翩轻舆行若飞,濯濯单纨汗如涤。
趋局何曾过八塼,端居未暇移百甓。
归家往往犬迎吠,得肉时时鸟攫食。
长材要自万鹏程,初筮聊淹一鸡肋。
径须黾勉弹其冠,未用低佪尤此帻。
左冯旧事今复继,敏手州人惊霹雳。
白话文翻译
清晨鼓声轻轻敲响,天色尚未大亮,叫人们点燃火堆,披上衣服,准备迎接客人。青衫男子双手拍打在阶石上,手中的磬声响起,仿佛没有骨头一般。还要用束矢来听闻情感的真伪,进一步用团丝来分辨是非。酒糟的味道从厨房飘出,像是在逆流而上,眼睛眯起,忙着掌管粮食。轻车缓缓行驶,如同飞翔一般,单薄的衣裳上汗水如同洗涤般流淌。赶着去办公,何曾经过八层楼,静坐在那儿连百块石头也无暇移动。归家时总能听到狗的叫声,偶尔能得肉,鸟儿也时常来抢食。长远的路要靠自己去开拓,初次占卜却困扰于一小块肋骨。必须努力向上,弹去帽子上的尘土,还不如低下头来更显得谦虚。昔日的旧事今天又再续写,灵巧的手让州里的百姓惊叹如雷。
注释
- 晓鼓:早晨敲打的鼓声。
- 青衫:指穿青色衣服的人,可能是作者自己。
- 磬折:磬是乐器,折意味着声音的清脆。
- 束矢:束起来的箭,象征着把情感和真相紧紧抓住。
- 糟浆:发酵后的酒糟,味道浓烈。
- 平籴:掌管粮食,指管理和分配粮食事宜。
- 鸡肋:比喻无关紧要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诗人在此时期面临多重社会压力和个人挑战,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高君贽》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晨光中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点滴,展现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从“晓鼓逢逢”到“归家往往犬迎吠”,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节奏与温暖。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如“轻舆行若飞”与“未暇移百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糟浆逆鼻走兵厨”,通过嗅觉引导读者感知生活的真实,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繁忙与复杂。整首诗流畅而富有节奏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鼓逢逢天未白:清晨的鼓声敲响,天色尚未完全明亮。
- 呼火摄衣干典客:召唤火堆,披上衣服准备迎接客人。
- 青衫手板阶石前:穿青衫的人在台阶上拍打着手。
- 磬折擎拳若无骨:手中拿着磬,似乎没有骨头般轻松灵活。
- 还将束矢听情伪:用束矢来判断情感的真假。
- 更向团丝分枉直:进一步用团丝来辨别是非。
- 糟浆逆鼻走兵厨:酒糟的味道飘入鼻中,穿过厨房。
- 播糠眯目司平籴:忙着管理粮食,眼睛眯起。
- 翩翩轻舆行若飞:轻车缓缓行驶,像飞翔一样。
- 濯濯单纨汗如涤:单薄的衣裳上,汗水如洗涤般流淌。
- 趋局何曾过八塼:忙于工作,何曾经过高楼八层。
- 端居未暇移百甓:静坐未能移动一块石头。
- 归家往往犬迎吠:归家时,狗狗总是迎接吠叫。
- 得肉时时鸟攫食:偶尔能得肉,鸟儿也来抢食。
- 长材要自万鹏程:长远的路程要靠自己去开拓。
- 初筮聊淹一鸡肋:初次占卜却被鸡肋困扰。
- 径须黾勉弹其冠:必须努力向上,弹掉帽子上的尘土。
- 未用低佪尤此帻:不如低下头来显得谦虚。
- 左冯旧事今复继:过去的旧事今天又再续写。
- 敏手州人惊霹雳:灵巧的手让州里的百姓惊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舆行若飞”,描绘轻车行驶的感觉。
- 拟人:如“糟浆逆鼻”,赋予无生命的酒糟以人的感官体验。
- 对仗:如“青衫手板阶石前,磬折擎拳若无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体悟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细节的关注,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晓鼓:象征新的一天开始,代表希望。
- 青衫:常见的劳动者形象,象征着普遍的生活状态。
- 糟浆:代表生活的琐碎与艰辛。
- 长材: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远大目标。
- 鸡肋:象征着琐碎无用的事物,反映了生活中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晓鼓逢逢”中的“晓”指的是什么时候?
- A. 晚上
- B. 清晨
- C. 中午
- D. 傍晚
-
诗中提到的“糟浆”主要指什么?
- A. 酒的残渣
- B. 粮食
- C. 汤
- D. 水
-
“归家往往犬迎吠”中,犬是指什么?
- A. 猫
- B. 狗
- C. 鸟
- D. 虫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诗作,描绘春天的感受与人生的艰辛。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高君贽》与《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但《高君贽》更注重细节描写,而《春望》则更为情感深沉。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