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尽途中
杜牧
田园不事来游宦,
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
一年春尽送春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诗人生活在田园中,不追求官场的名利,谁又教会了他离别的痛苦呢?他独自倚靠在关亭,举杯畅饮,写下送别春天的诗句。
注释
- 田园:指乡村、农村,诗人强调自己的生活环境。
- 游宦:指游荡在官场,追求官职的人。
- 故国:指故乡,诗人对故乡的情感。
- 独倚:独自倚靠,表现孤独的情感。
- 关亭:是指边关的亭子,可能用来眺望远方的景象。
- 送春诗:指写诗以送别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其诗风兼具清新与沉郁,擅长写咏史、咏怀,作品流传甚广。
创作背景
《春尽途中》写于诗人游历的途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值春天结束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离去,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杜牧的《春尽途中》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田园不事来游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漠视,他更倾心于田园生活。接下来的“故国谁教尔别离”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充满了无奈与惆怅。诗人在关亭独自饮酒,象征着他对孤独的接受与对春天流逝的感伤。
整首诗通过孤独的饮酒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春天的依依不舍。诗的最后一句“一年春尽送春诗”更是点明了主题,春天虽已结束,诗人却希望通过诗歌将春天的美好永存。杜牧在这首诗中,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田园不事来游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不愿意追逐官场的名利。
- 故国谁教尔别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离别的痛苦是谁教会的呢?
- 独倚关亭还把酒:诗人在关亭独自饮酒,表现孤独和对春天的感慨。
- 一年春尽送春诗:春天即将结束,他用诗歌来送别这美好的季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田园不事”与“故国谁教”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的离去比作送别,形象生动。
- 拟人:春天似乎具有了情感,能够被送别。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尽,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孤独的接受,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园: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 故国:代表着温暖的归属感与乡愁。
- 关亭:象征着孤独与遥远的思乡之情。
- 春:象征着生命、希望与美好,但也代表着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牧的《春尽途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官场的渴望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春天的享受
-
诗中“田园不事来游宦”意指什么?
- A. 诗人追求官职
- B.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排斥
- C. 诗人热爱游历
-
“一年春尽送春诗”中的“送春”是指什么?
- A. 迎接春天
- B. 送别春天
- C. 记录春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牧与白居易:杜牧的诗更具个性化和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则更注重社会的现实与人生的哲理。
- 同题材对比:两位诗人均描绘了离别与思乡的主题,但风格各异,杜牧的诗更为婉约,而白居易则更为直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