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望》

时间: 2025-01-06 08:03:33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

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

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

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
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
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
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起床,远望山的颜色,水边的雉鸡在蓼洲鸣叫。
房星跟随月亮迎来了黎明,楚地的树木向着秋云伸展。
曲折的沙洲让人怀疑江水是否尽头,平坦的沙滩看起来像是浮动的浪潮。
秦地的原野在何处?泽国的景色如碧水般悠远无际。


注释:

  • 水鸡:水边的鸟,鸣叫声清脆。
  • 蓼洲:一种植物,生长在水边。
  • 房星:指的是天上的星星,房宿的一颗星,常与月亮一起出现。
  • 楚木:指的是楚地的树木,常用于描绘江南的景色。
  • 曲渚:曲折的沙洲,水与陆地交界的地方。
  • 平沙:平坦的沙滩,象征着无尽的自然景观。
  • 秦原:指古代的秦地,象征着广阔的土地。
  • 泽国:指水乡,水域广阔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酒,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杜牧的诗歌多描写山水、游子思乡和历史感慨,风格清新洒脱,常有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寄托对家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晓望》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周围的环境,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两句通过“独起”和“水鸡鸣蓼洲”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水边的鸟鸣声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天际,描绘出黎明时分的星月交替和楚地的树木,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在后面的两句中,诗人通过“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描绘出水与沙的交融,给人一种无限延展的感觉,仿佛江水与沙滩无尽相连。最后两句则以“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收尾,表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和家国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独起望山色:诗人独自起床,远望山的色彩,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 水鸡鸣蓼洲:水边的雉鸡鸣叫,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房星随月晓:描绘天际的星星随着月亮渐渐消失,暗示时间的流逝。
    • 楚木向云秋:楚地的树木向着秋天的云朵伸展,表现出自然与季节的变化。
    • 曲渚疑江尽:曲折的沙洲让人怀疑江水是否尽头,表现出地理的复杂性。
    • 平沙似浪浮:平坦的沙滩如同浮动的浪潮,给人一种无尽的感觉。
    • 秦原在何处:诗人对秦地的思考,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泽国碧悠悠:泽国的景色如碧水般悠远,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沙滩比作浮动的浪潮,增强了意境的生动性。
    • 对仗:如“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孤独、历史变迁与故乡思念的深刻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 山色: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代表着诗人对美的向往。
  • 水鸡:代表着生活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房星与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转瞬即逝。
  • 曲渚与平沙:象征着人生的变幻与无常,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水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鱼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山

  2. “房星随月晓”中的“房星”主要是指: A. 一颗星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地名

  3. 诗中“秦原在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个人的经历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感受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杜牧在《晓望》中更倾向于内心的思考与自然的细腻描写,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壮丽的景观与历史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