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隐为句曲山人翟好问作》
时间: 2025-01-06 14:34: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苎隐为句曲山人翟好问作
作者:杨基 〔明代〕
种桑百箔蚕,种苎千匹布。
先生种苎不种桑,布作衣裘布为巘。
桃花雨晴水满塘,乌纱白苎春风香。
野樵山葛不敢并,越罗川锦争辉光。
儿童漾纱妇纺织,卖布得钱还买帛。
黄绵大袄一冬温,白雪中单半襟窄。
今年苎好亩百斤,堆场积圃长轮囷。
床头白酒夜来熟,杀鸡煮鸭邀比邻。
东家种桑青绕屋,官绢未输空杼轴。
妇姑相对叹无衣,先生饭饱方扪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种桑养蚕与种苎麻织布的生活场景。诗人提到种桑的农民在养蚕,而自己则选择种苎麻制布。他的布料可以做衣服和其他物品。春天桃花盛开,塘水满溢,春风中白苎的香气四溢。山里的樵夫也不敢在这里砍伐,越地的锦绣在阳光下闪耀。孩子们在水边玩耍,妇女们在织布,卖布的收入又可以买到丝绸。冬天穿上厚厚的黄绵大袄,白雪中只需一件单衣。如今苎麻丰收,每亩可得一百斤,堆成了高高的轮囷。夜晚床头的白酒已经熟了,杀鸡煮鸭款待邻居。东边的邻居仍在种桑,官绢还没送到,织机依旧空着。妇女们相对叹息没有衣物,而先生吃饱了才拍拍肚子。
注释
- 苎:一种植物,纤维可制布。
- 桑:桑树,主要用于养蚕。
- 衣裘:衣服和外套的意思。
- 桃花雨:春天桃花盛开的场景。
- 乌纱:一种头巾,为古代官员所戴。
- 越罗川锦:指越地出产的绸缎,形容其华丽。
- 妇姑:妇女们,姑嫂间的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农民的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在明代,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桑养蚕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诗中提到的苎麻和桑树,代表着不同的经济选择和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比种桑与种苎的选择,反映了生活的多样性与经济的实用性。诗中交织着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日常活动,春天的美丽与丰收的喜悦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田园生活。诗的前半部分强调了苎麻的经济价值,种植苎麻的农民不仅能获得布料,还能通过卖布改善生活。而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温暖的家庭生活场景,体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与邻里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生活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乡村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桑百箔蚕:描述种植桑树来养蚕的情景。
- 种苎千匹布:种植苎麻以制作大量布匹。
- 先生种苎不种桑:强调诗人选择苎麻而非桑树的独特视角。
- 布作衣裘布为巘:布料用途广泛,可以做衣服和其他物品。
- 桃花雨晴水满塘: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 乌纱白苎春风香:春风中白苎麻的香气四溢。
- 儿童漾纱妇纺织:孩子们嬉戏,妇女们在忙碌地织布。
- 黄绵大袄一冬温:冬天的保暖衣物。
- 白雪中单半襟窄:白雪中的单衣,形象生动。
- 今年苎好亩百斤:今年苎麻的丰收情况。
- 床头白酒夜来熟:夜里喝酒的情景,生活的闲适。
- 东家种桑青绕屋:邻居依然种桑,生活的对比。
- 妇姑相对叹无衣:妇女们因没有衣物而叹息。
- 先生饭饱方扪腹:诗人吃饱了才感到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苎麻与桑树的选择作对比,体现生活的多样性。
- 拟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画面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人们面对生活选择的智慧与乐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象征传统农业和养蚕业。
- 苎:象征新型经济和实用价值。
-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孩子与妇女:代表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农业与家庭生活
- B. 战争与和平
- C. 诗歌与艺术
- D. 自然与历史
-
诗中的“苎”代表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工具
- D. 一种动物
-
诗人选择种苎而非桑,体现了什么?
- A. 生活的无奈
- B. 对传统的抵制
- C. 经济的实用性
- D. 对环境的破坏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反映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杨基的《苎隐》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基更注重生活的实用与经济价值,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抒发情感与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明代乡村人们的生活画卷,值得细细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