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时间: 2025-01-04 09:3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
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
白话文翻译
在高阁上凭栏而立,中央军队正倚靠着旗帜。
对时局感到常常激动,常常忘却自己的情感。
河华地区弥漫着妖气,伊瀍河边传来战斗的声音。
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平定动乱的谋略,感谢你出征的荣耀。
手握权杖,深知恩情重大,临阵作战却觉得生命轻如鸿毛。
肱股之力仰望高山,唇齿相依依赖长城。
隐隐到处摧毁敌人的锋芒,光辉闪耀中显得荣耀。
鲁连确实是义士,陆逊又算得上书生吗?
正道哪里能与智慧相提并论,先发制人却能出奇制胜。
楚云随马而去,淮水的月亮依旧连着营地。
抚剑可惜无分,悲歌愈加不平之事。
一向重视诺言,更何况在此时正值横行之际。
注释
- 高阁:高楼,指高处的楼阁。
- 倚旆旌:倚靠着军旗。
- 河华:指河流的名,可能指河华山。
- 愧无戡难策:感到羞愧自己没有平定叛乱的计策。
- 股肱:指大臣和亲信。
- 唇齿:比喻相辅相成的关系,长城在这里象征国家的防御。
- 鲁连:鲁连,春秋时期的义士,指忠诚的人。
- 陆逊:三国时期的将领,指军事才能。
- 楚云:楚地的云,象征离别。
- 淮月:淮河的月亮,暗指孤独的旅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适(约702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职于边疆,作品多以军旅、边塞为题材。他的诗风雄浑豪放,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边疆频繁发生战乱的时期。诗人因应时局与节度使贺兰大夫的交往而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敬佩之情。
诗歌鉴赏
高适的《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是一首以边塞为背景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英雄的崇敬。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通过高阁的视角,展现了军队的气势和对国家安危的思考。开篇以高阁为引,展现了诗人对局势的观察;中间部分则通过对河华和伊瀍的描写,强调了战争的紧迫感。
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动乱时的无奈与愧疚,认为自己缺乏平定动乱的能力,流露出对贺兰大夫出征的感激之情。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引入鲁连和陆逊,展示了忠诚和智慧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时局的无奈。最终以抚剑而叹的悲歌收尾,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阁凭栏槛:描绘高处的景象,设置诗的背景。
- 中军倚旆旌:强调军队的气势和士气。
- 感时常激切:表达对时局的深切感受。
- 于己即忘情:自我情感的淡化。
- 河华屯妖气:暗指局势危险。
- 伊瀍有战声:直接提到战争的临近。
- 愧无戡难策:自责无能。
- 多谢出师名:感激他人出征的勇气。
- 秉钺知恩重:权力的重担与责任。
- 临戎觉命轻:在战斗中生命的脆弱。
- 股肱瞻列岳:指对国家的依赖。
- 唇齿赖长城:比喻国家的防御。
- 隐隐摧锋势:暗示对敌人的压制。
- 光光弄印荣:显示出胜利的光辉。
- 鲁连真义士:引入忠诚之士。
- 陆逊岂书生:质疑书生的能力。
- 直道宁殊智:强调正道的重要性。
- 先鞭忽抗行:先发制人之策。
- 楚云随去马:象征离别。
- 淮月尚连营:表明孤独的战斗。
- 抚剑堪投分:感慨无奈。
- 悲歌益不平:愤怒与不满。
- 从来重然诺:强调诚诺的重要性。
- 况值欲横行:面对横行霸道的现实。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如“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使用对仗,表现出国家安危的紧密联系。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对英雄豪杰的钦佩,以及对个人无能的懊悔之情,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阁:象征视野开阔,代表士人的理想与抱负。
- 河华:暗指战乱与动荡。
- 剑:象征力量与决心。
- 云:象征漂泊与离别。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鲁连”是指: a. 一位将军
b. 一位义士
c. 一位书生 -
诗人对贺兰大夫的感情是: a. 感激
b. 嫉妒
c. 无所谓 -
“楚云随去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悲伤
c. 战斗的激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高适的《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英雄豪情,但高适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和国家的危机,而王之涣则是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