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干曲,洲中见荻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远行归来的时候与亲人告别,亲密的人在天涯海角失去了联系。离开故国时频频回首,发现此时正值秋天,却又不在家中。路边听到蝉鸣,遥望冷雁飞过龙沙。西行到达桑干河的曲折处,看到洲中盛开的荻花。
注释:
- 远归:指远道归来,离开的意思。
- 亲爱:亲密的人。
- 失天涯:失去联系,远隔千里。
- 去国:离开故乡。
- 频回首:频繁地回头望,表达思乡之情。
- 方秋:正值秋季。
- 鸣蛩:蟋蟀(蛩),在秋季鸣叫。
- 冷雁:孤雁,象征着孤独和思乡。
- 背龙沙:龙沙,指地名,意为冷雁在沙滩上飞过。
- 桑干曲:桑干河的曲折部分。
- 洲中见荻花:在河洲中看到盛开的荻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游子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远行归来时,与亲人分别,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现了游子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游子在离开故乡后的感伤与思念。诗的开头便以“远归从此别”引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与亲人分别的情感。接着“亲爱失天涯”更是揭示了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仿佛距离不仅是空间的遥远,更是心灵的隔阂。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一句,表达出在这个季节,游子倍感孤独,频频回头的动作不仅是对家乡景象的留恋,更是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此时秋天的气息在诗中显得尤为沉重,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鸣叫的蝉和孤雁的形象,象征着孤独和思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最后“西次桑干曲,洲中见荻花”,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带有一种淡淡的宁静与美感,似乎在表达即使身处他乡,依然可以找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归从此别:远行的人在此刻与家人告别。
- 亲爱失天涯:离开后,与亲密的人失去联系。
- 去国频回首:离开故国时,总是回头望去。
- 方秋不在家:此时正值秋季,自己却不在家中。
- 鸣蛩闻塞路:听到蝉鸣声,感受到塞外的寂静。
- 冷雁背龙沙:孤雁飞过沙滩,象征着孤独。
- 西次桑干曲:向西走到桑干河的曲折处。
- 洲中见荻花:在河洲中看到盛开的荻花,带来一丝宁静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冷雁”比喻游子的孤独。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声音(鸣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 对仗:全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离别带来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 鸣蛩:代表孤独和思乡的情感。
- 冷雁:象征着游子的孤寂与无依无靠。
- 荻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带来一丝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远归从此别”主要表达什么意思?
- A. 亲人之间的团聚
- B. 游子与亲人分别
- C. 对故乡的热爱
-
在这首诗中,冷雁象征着什么?
- A. 亲密无间
- B. 孤独和思乡
- C. 自然的美好
-
“鸣蛩闻塞路”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 A. 描述自然景色
- B. 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 C. 讲述旅途的艰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绘了思乡情怀,但更多地强调了兄弟之间的深情,而马戴的诗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都展现了唐代诗歌对人情与自然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资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