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其三》
时间: 2024-09-19 20:50:27意思解释
行香子 其三
作者: 赵元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拥垣墙,水满溪塘。几人家篱落斜阳。又还夏也,一霎人忙。正稻分畦,蚕卸簇,麦登场。老子徜徉,闲日偏长,鬓鬔松只管寻凉。绿阴何处,旋旋移床。有道边槐,门外柳,舍南桑。
白话文翻译
山围绕着墙壁,水流满了溪塘。几户人家的篱笆在斜阳下显得格外温馨。又是夏天了,人们忙碌不已。正是稻谷分畦、蚕吐丝、麦子登场的季节。老人悠闲地游荡,觉得日子变得特别漫长,鬓发松弛,尽情寻找凉爽的地方。绿荫在哪里呢?床铺也随处移动。路旁的槐树,门外的柳树,舍南的桑树都显得格外迷人。
注释
- 山拥垣墙:山围绕着墙壁,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自然美。
- 水满溪塘:溪水充盈,增添了田园的生机。
- 几人家篱落斜阳:几户人家的篱笆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温暖而宁静。
- 又还夏也:再次回到夏天,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轮回。
- 蚕卸簇:指蚕茧的收割,象征着农村的劳动。
- 鬓鬔松只管寻凉:形象地表达了人在炎热夏日中追求凉快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元,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田园风光,表现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夏季,表现了农忙的季节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夏日悠闲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行香子 其三》是一首描绘夏日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浓厚的乡村气息和自然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闲适时光的向往。开头几句“山拥垣墙,水满溪塘”,用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显示出大自然的和谐美好。紧接着,诗人描绘了人们在田间忙碌的情景,表现了夏天的丰收与劳动的喜悦。
整首诗的结构松散而自然,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中“老子徜徉,闲日偏长”一句,透露出一种对时间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珍视。最后几句“绿阴何处,旋旋移床”,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营造出一种恬静、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
通过对意象的丰富描绘,赵元不仅展现了夏日农田的繁忙,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劳作之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拥垣墙:描绘了山与围墙的亲密关系,显示出环境的封闭与安全。
- 水满溪塘:水的充盈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 几人家篱落斜阳:篱笆与斜阳结合,营造出温暖、宁静的乡村气息。
- 又还夏也,一霎人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的忙碌。
- 正稻分畦,蚕卸簇,麦登场:具体描绘了各类农作物的生长与收获,体现农村生活的真实。
- 老子徜徉,闲日偏长:表现了老人在夏日中的悠闲生活。
- 鬓鬔松只管寻凉:细腻描绘了人在炎热中追求舒适的愿望。
- 绿阴何处,旋旋移床:表现出对舒适环境的渴望与追寻。
- 有道边槐,门外柳,舍南桑:最后描绘了周围自然环境的美景,带来一种安宁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具体的自然意象来比喻人的情感状态。
- 对仗:诗中各句之间的对应关系,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用人的行为赋予自然景物,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夏日的田园风光与农民的忙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稳重与宁静。
- 水:象征生命与滋润。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乡村黄昏。
- 绿阴:象征清凉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蚕卸簇”指的是什么? A. 收割稻谷
B. 收割蚕茧
C. 种植小麦
答案:B -
“老子徜徉”中“老子”指的是什么? A. 年长的人
B. 老子的思想
C. 诗人自己
答案:C -
诗歌中表现夏季田园忙碌的情景的是哪一句? A. 山拥垣墙
B. 又还夏也,一霎人忙
C. 鬓鬔松只管寻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赵元的诗更强调乡村生活的细腻与人情味,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的空灵与哲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金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行香子 其三》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