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时间: 2025-01-09 14:53:51

霜迫帘衣。

瓶菊倾欹。

怯晓寒、人起迟迟。

菱花斜倚,无限相思。

照泪儿凝,眉儿瘦,影儿痴。

曾几何时。

鬓损乌丝。

叹流光、马骤车驰。

频年怨别,深负心期。

苦客边愁,愁边梦,梦边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迫帘衣。瓶菊倾欹。怯晓寒人起迟迟。菱花斜倚,无限相思。照泪儿凝,眉儿瘦,影儿痴。曾几何时。鬓损乌丝。叹流光马骤车驰。频年怨别,深负心期。苦客边愁,愁边梦,梦边诗。

白话文翻译:

霜冷得让人感到寒意,窗帘上的衣服被霜打得紧贴着。瓶里的菊花因寒冷而倾斜,怯懦的人在清晨起得很晚。菱花斜倚,带来无限的思念。泪水凝结在眼角,眉头愁苦,心影痴迷。曾几何时,鬓发已经变得苍白,叹息着时光如飞马疾驰。多年来的离别,使我深感失约,心中满是愁苦。身为漂泊的客人,愁苦伴随着梦,梦中又浮现出诗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迫:霜冷得让人感到紧迫。
  • 帘衣:窗帘上的衣物。
  • 怯晓:对清晨的寒冷感到畏惧。
  • 菱花:指菱角的花,象征美好事物的倾斜。
  • :凝结,化为泪水。
  • 鬓损乌丝:鬓发已经变白,失去青春的标志。
  • 频年怨别:多年的离别让人怨恨。

典故解析: “流光马骤车驰”意指时间飞逝,源于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比喻,强调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笔调著称。他的诗作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行香子》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相思。开篇以“霜迫帘衣”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冬日的寒意,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随后,菊花的倾斜与怯晓的寒意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照泪儿凝,眉儿瘦,影儿痴”三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产生的极度忧伤,泪水与愁苦交织,令人心疼。接下来的“曾几何时”,使人反思过往的时光,感叹岁月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整首诗以“苦客边愁,愁边梦”结束,强调了孤独的漂泊者在梦中仍无法摆脱的愁苦,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索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迫帘衣:霜打得窗帘紧贴,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2. 瓶菊倾欹:瓶中的菊花因寒冷而倾斜,象征生命的脆弱。
  3. 怯晓寒人起迟迟:人因怕冷而起得迟,表现出内心的惧怕与无奈。
  4. 菱花斜倚,无限相思:菱花的倾斜引发了无限的思念之情。
  5. 照泪儿凝,眉儿瘦,影儿痴:眼泪凝结,眉头愁苦,心中对过去的憧憬与执念。
  6. 曾几何时,鬓损乌丝:时间过得太快,鬓发已白,感慨人生的无常。
  7. 叹流光马骤车驰:叹息时光如飞马般飞逝。
  8. 频年怨别,深负心期:多年的离别让人怨恨,心中满是失约的愁苦。
  9. 苦客边愁,愁边梦,梦边诗:身为漂泊者,愁苦与梦交织,诗中有愁、梦、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光马骤”,用飞马比喻时间的快速流逝。
  • 拟人:如“泪儿凝”,给泪水赋予生命,增加情感的厚度。
  • 对仗:如“愁边梦,梦边诗”,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爱情与思念的无奈表达。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诗人向读者传达了孤独与愁苦的体验,展现了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孤独。
  • 菊花:代表思念与脆弱的美。
  • 泪水:情感的表达,象征悲伤与思念。
  • 鬓发:象征青春的逝去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霜迫帘衣”中的“霜”指代什么?

    • A. 雪
    • B. 寒冷的天气
    • C. 冰
    • D. 露水
  2. 诗中“怯晓寒人起迟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兴奋
  3. “流光马骤车驰”强调了什么主题?

    • A. 时间的短暂
    • B. 青春的美好
    • C. 爱情的甜蜜
    •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郑元昭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郑元昭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相思,李清照则更加关注爱情的细腻与变化。两者的情感表达各有千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