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怀小云六妹》
时间: 2025-01-09 14:53: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怀小云六妹
作者: 左锡璇
绿晚红稀。景物都非。叹年华弃我如遗。
怅花吊酒,只为伤离。更宿酲酥,残梦觉,五更时。
宾鸿不见,锦书望断,空教两下相思。
天长地久,莫问归期。奈别离多,欢会少,待何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绿意已晚,红花稀少,眼前的景物都不像从前那样美好。我不禁感叹,岁月如流,仿佛被遗弃了。面对花酒,我感到怅惘,只因思念离别。宿醉未醒,残梦中觉醒,才五更时分。远方的客人音信全无,期待着的书信也已断绝,空让两地思念难忍。无论天长地久,不必再问归期。奈何离别多,欢聚少,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晚:绿意浓厚的晚春时节。
- 红稀:红花稀少,暗示时光流逝。
- 叹年华:感叹光阴的流逝。
- 怅花吊酒:对花和酒的感伤,表达离别的苦楚。
- 宾鸿:指远方的朋友或亲人。
- 锦书:书信,通常指美好的信件。
- 奈别离多:无奈于离别的次数多。
典故解析:
- 天长地久:出自《千字文》,意指时间的漫长,常用来形容长久的情感。
- 五更:指夜晚的五更时分,通常是指凌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锡璇,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创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生活感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行香子 怀小云六妹》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因对友人的思念而作,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行香子 怀小云六妹》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无奈与哀伤。开篇以“绿晚红稀”引入,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气氛,绿色的晚春和稀少的红花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接着,诗人感叹年华的无情,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句子“怅花吊酒,只为伤离”,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醉酒后醒来,依旧感受到离别的苦楚,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珍视与无法释怀。
全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愈加深沉。特别是“宾鸿不见,锦书望断”,诗人通过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人际间的无奈与孤独。最后,回归到“奈别离多,欢会少,待何之”,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叹息,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词人对生命、友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晚红稀:描绘出晚春时分,绿意已浓但红花稀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景物都非:感叹眼前的景物已不如从前,内心的失落感随之而来。
- 叹年华弃我如遗:感叹光阴的无情,时间仿佛将自己遗弃。
- 怅花吊酒,只为伤离:对花酒的沉醉只因内心对离别的伤感。
- 更宿酲酥,残梦觉,五更时:描述在醉酒后的晨醒,感受到孤寂。
- 宾鸿不见,锦书望断:形容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信件已无音信。
- 空教两下相思:两地相思却无法相见,内心的苦楚。
- 天长地久,莫问归期:无论时间如何漫长,也无须再问归期。
- 奈别离多,欢会少,待何之:无奈于离别频繁,欢聚却少,未来何去何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绿晚红稀”比喻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拟人:赋予时间以情感,表达其对人的遗弃。
- 对仗:如“天长地久,莫问归期”,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离别痛苦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晚:象征生命的繁盛与消逝。
- 红稀:代表美好事物的减少。
- 宾鸿:象征远方的朋友,表达思念。
- 锦书:书信的期待与失落,象征情感的联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绿晚红稀”意指什么?
A. 夏天的景象
B. 春天的结束
C. 秋天的来临
D. 冬天的寒冷 -
“奈别离多,欢会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欢聚的期待
D. 对离别的无奈
答案: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思念与离别之情。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时间与人情的无常。
诗词对比:
比较左锡璇的《行香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离别的无奈,但左锡璇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李清照则更为个人内心的情感波澜。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前者细腻而含蓄,后者则直抒胸臆,情感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