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参政孟昭挽诗》
时间: 2025-01-04 10:02: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陆参政孟昭挽诗 李东阳 〔明代〕 高才耻作书生酸,开口论事如翻澜。 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 清风庭馆宾客散,落月屋梁魂梦寒。 我亦生平旧青眼,诗成不见但长叹。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羞于像普通书生那样酸腐,一开口谈论事情就像波澜翻滚。他直抒胸臆,胸怀广阔如同九重云梦,任凭世间如何变化,他只愿追随自己的理想。清风中,庭馆里的宾客散去,落月下,屋梁间魂梦感到寒冷。我也是他生平所看重的人,但诗成之后却不见他的身影,只能长叹。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才:指才华出众的人。
- 耻作书生酸:羞于像普通书生那样酸腐。
- 翻澜:形容言论激烈,如波澜翻滚。
- 九云梦:比喻胸怀广阔,理想高远。
- 邯郸:古代地名,这里指世俗的追求。
- 清风庭馆:指清雅的居所。
- 落月屋梁:形容夜晚的寂静。
- 魂梦寒:形容心境的孤寂和凄凉。
- 青眼:指看重、赏识。
典故解析:
- 九云梦: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高远的理想和抱负。
- 邯郸:出自《庄子·秋水》,比喻世俗的追求和欲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抒情,尤其擅长写景和咏史。这首诗是为悼念陆参政孟昭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陆参政孟昭是明代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与李东阳有深厚的交情。李东阳在得知陆孟昭去世后,深感悲痛,遂作此诗以寄托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陆参政孟昭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厚情感。首联以“高才耻作书生酸”开篇,突出了陆孟昭的非凡才华和不俗气度。颔联“直遣胸中九云梦,从教世上一邯郸”进一步以高远的理想和抱负来象征陆孟昭的精神境界。颈联“清风庭馆宾客散,落月屋梁魂梦寒”则通过清雅的居所和孤寂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尾联“我亦生平旧青眼,诗成不见但长叹”则是诗人自述,表达了对逝者的敬重和无法再见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的赞美和怀念,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才耻作书生酸:诗人赞美陆孟昭的才华,认为他不屑于像普通书生那样酸腐。
- 开口论事如翻澜:形容陆孟昭谈论事情时激情澎湃,如波澜翻滚。
- 直遣胸中九云梦:比喻陆孟昭胸怀广阔,理想高远。
- 从教世上一邯郸:表示陆孟昭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 清风庭馆宾客散:描绘了陆孟昭清雅的居所和宾客散去的情景。
- 落月屋梁魂梦寒:通过夜晚的寂静和孤寂,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凄凉之情。
- 我亦生平旧青眼:诗人自述,表示自己也是陆孟昭所看重的人。
- 诗成不见但长叹:表达了对逝者的敬重和无法再见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开口论事如翻澜”、“直遣胸中九云梦”等,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陆孟昭的才华和理想。
- 对仗:如“清风庭馆宾客散,落月屋梁魂梦寒”,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陆参政孟昭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才:象征才华和非凡的气质。
- 九云梦:象征高远的理想和抱负。
- 清风庭馆:象征清雅的居所和宁静的生活。
- 落月屋梁:象征夜晚的寂静和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九云梦”比喻什么? A. 高远的理想和抱负 B. 世俗的追求 C. 清雅的居所 D. 夜晚的寂静
-
诗中“邯郸”比喻什么? A. 高远的理想和抱负 B. 世俗的追求 C. 清雅的居所 D. 夜晚的寂静
-
诗中“青眼”指什么? A. 看重、赏识 B. 酸腐的书生 C. 波澜翻滚的言论 D. 孤寂的夜晚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梦李白二首》:表达对李白的怀念和敬仰。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李东阳《陆参政孟昭挽诗》与杜甫《梦李白二首》: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敬仰,但李东阳的诗更加注重对逝者才华和理想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明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李东阳在明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