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夜
作者: 汪广洋 〔明代〕
休拨紫檀槽,且倾黄浊醪。
凉天兼得月,我辈复持螯。
彭蠡一杯大,匡庐半壁高。
竹林潇洒地,应有醉山涛。
白话文翻译:
别再拨动紫檀木的槽子了,暂且把浑浊的酒倒出来。
在这个凉爽的夜晚,月光正好照耀,我们又开始举起蟹钳。
彭蠡湖的水杯那么大,匡庐山的半壁也那么高。
竹林中洒脱的景象,想必有醉汉在吟唱山涛的乐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紫檀槽:紫檀木制成的酒槽,指盛酒的器皿。
- 黄浊醪:浑浊的酒。
- 凉天:指凉爽的天气。
- 持螯:举起蟹钳,形象地表达饮酒时的欢快气氛。
- 彭蠡:古地名,指彭蠡湖,象征丰饶的水源。
- 匡庐:指匡庐山,象征高峻的山峰。
- 竹林潇洒地:形容竹林中恬静而洒脱的环境。
- 醉山涛:指因醉酒而歌唱的豪情。
典故解析:
- 彭蠡与匡庐均为历史上有名的地名,此处引入使诗句更加生动,体现了作者的豪情与志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一个月夜,表达了作者在凉爽的夜晚与友人共饮的欢乐场景,反映出一种洒脱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月夜》是一首描绘月夜饮酒情景的诗,诗中通过描写凉爽的夜空与月光,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开头的"休拨紫檀槽,且倾黄浊醪",直接引入了饮酒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比彭蠡湖的水杯与匡庐的高峰,表现出一种胸怀壮志与豪情。
诗中“竹林潇洒地,应有醉山涛”描绘出竹林的清幽与饮酒后的轻松愉悦,暗示着在自然美景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出一种洒脱、自由的精神,体现了李白式的豪放与恣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休拨紫檀槽,且倾黄浊醪":劝朋友暂时停止拨动木槽,转而倾倒浑浊的酒,表现出轻松愉悦的饮酒心情。
- "凉天兼得月,我辈复持螯":在凉爽的天气与明亮的月光下,大家高举蟹钳,意指欢聚的气氛。
- "彭蠡一杯大,匡庐半壁高":以彭蠡湖的宽广与匡庐山的高大作比,体现了饮酒的豪情。
- "竹林潇洒地,应有醉山涛":描绘竹林的潇洒景象,暗示醉酒后吟唱的豪放情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彭蠡一杯大,匡庐半壁高”,采用了对仗工整的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地名的比喻,表达了饮酒时的胸怀与志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强调在自然中品酒的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际间的友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
- 竹林:代表自然的恬静与雅致。
- 蟹钳:象征聚会的欢愉与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檀槽”是用来盛什么的?
- A. 水
- B. 酒
- C. 食物
-
“凉天兼得月”的意思是什么?
- A. 凉爽的天气与月亮
- B. 寒冷的冬天
- C. 明亮的白天
-
诗中提到的“竹林潇洒地”指的是什么?
- A. 竹林的景象
- B. 竹林中的动物
- C. 竹子的种类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月夜饮酒的情景,但更强调了孤独与自省,而汪广洋的《月夜》则充满了友谊与欢愉,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汪广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