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我站在受降城,听到了悠扬的笛声。回乐峰前的沙子像雪一样白,而受降城外的月光如同霜一样皎洁。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芦笛声,今夜所有的征人都在思念家乡。
注释:
- 回乐峰:山峰名,可能与乐曲有关。
- 沙似雪:形容沙子洁白如雪,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月如霜:形容月光清冷,似霜的洁白。
- 芦管:指用芦苇制作的乐器,常见于古代的笛子。
- 征人:指在外征战、离家在外的人。
典故解析:
- 受降城:古代边防重要城池,象征着防守和征战。
- 回乐峰:与音乐、乐器有关,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向往和思乡之情。
- 一夜征人尽望乡:反映了士兵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表明战争带来的离别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微,曾任职于边疆,生活经历丰富,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及士兵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作者在边防城镇,夜深时听到笛声,触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展现了边疆士兵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李益通过描绘边疆夜晚的景象,深刻表达了士兵在外征战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回乐峰前沙似雪”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回乐峰前的沙地在月光下显得如雪般洁白,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受降城外月如霜”,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冷清的感觉,同时引入了月光的象征意义,常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
“回乐峰一作回乐烽”一语,巧妙地将音乐与边塞生活结合在一起,笛声的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士兵的心声,增添了一层情感的厚度。而最后一句“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展现了征人们在夜深人静时刻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这种浓厚的思乡情感,正是李益作品的一大特色,使人深切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离别与苦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回乐峰前沙似雪”:通过比喻将沙地与雪相提并论,突显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
- “受降城外月如霜”:再次使用比喻,月光的清冷与霜的洁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托出士兵的孤独感。
- “不知何处吹芦管”:反映出诗人对声音来源的迷惑,象征着对家乡音讯的渴望。
- “一夜征人尽望乡”:直白而强烈的情感表达,揭示出士兵们共同的思乡情绪。
-
修辞手法:
- 比喻:沙似雪、月如霜,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如“回乐峰前”与“受降城外”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写边疆的夜晚景象,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士兵在外征战时的无奈与思念。
意象分析:
- 回乐峰:象征着音乐与欢乐,但在此处与孤独相对比,反衬出士兵的苦闷。
- 沙:象征着严酷的环境,暗示士兵在外战斗的艰辛。
- 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常在古诗中与乡愁相联系。
- 芦管:代表着乡音与温暖的感觉,引发对故乡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杜甫
B. 李白
C. 李益
D. 王维 -
诗中“月如霜”是用来表现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安宁 -
“回乐峰前沙似雪”中的“沙”指的是什么?
A. 沙滩
B. 沙子
C. 雪
D. 霜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写边塞风光,但更着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
- 高适《燕歌行》:体现了士兵的豪情与对故乡的渴望,和李益的思乡情绪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李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