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长安三唱晓鸡声》

时间: 2025-01-04 06:58:11

长安三唱晓鸡声。

谁不被,利名惊。

搅镜照星星。

都老却、当年后生。

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归去没人争。

休望濯尘缨。

几时得、沧浪水清。

意思解释

太常引·长安三唱晓鸡声

原文展示:

长安三唱晓鸡声。谁不被,利名惊。搅镜照星星。都老却当年后生。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归去没人争。休望濯尘缨。几时得沧浪水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长安城早晨鸡鸣的情景,谁不为名利所困扰?仿佛在镜中搅动着星星的光辉。如今已是年老,回想当年那年轻的志向。山林苍翠,江湖烟雾缭绕,归去时却无人争斗。别再奢望能洗净尘世的污垢,几时才能得到澄澈的沧浪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今西安。
  • 三唱:形容鸡鸣多次,表示清晨的来临。
  • 利名:指名声和利益,古人常常为此所困。
  • 搅镜照星:比喻名利的纷扰如同搅动镜子中的星光,干扰了内心的宁静。
  • 苍翠:形容青翠的山林。
  • 沧浪水:指清澈的水,常用以比喻清净的心境。

典故解析:

  • 沧浪水清:出自《诗经》,原意指追求美好理想,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秉忠,元代诗人,工于词,词风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其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反映个人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清晨鸡鸣的意象,表达对尘世名利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太常引·长安三唱晓鸡声》是刘秉忠的经典之作,词中以长安的鸡鸣为引子,唤醒了深藏于心的沉思。开篇“长安三唱晓鸡声”,既描绘了晨光初启的景象,又暗示了世事的喧嚣与纷扰。名利的诱惑如晨曦般普遍,令人难以抵挡,诗人通过“谁不被,利名惊”道出普世的困惑与无奈。

接下来,词人以“搅镜照星星”形象地表现出名利对内心宁静的侵扰,仿佛在镜面上搅动着星光,形成动荡不安的心境。随后,诗人感叹岁月流逝:“都老却当年后生”,时光荏苒,年轻的理想和热情随之消逝,愈发显得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山水之美与人生烦恼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归隐与平静的渴望。最后一句“几时得沧浪水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既有自我反省,也有对社会的批判。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表现了对名利的批判,又渗透出一种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清醒而又沉重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三唱晓鸡声”:描绘清晨的宁静与鸡鸣声的清晰,暗示新一天的开始。
  2. “谁不被,利名惊”:表达了名利对人心的触动与惊扰,揭示了人们的普遍困惑。
  3. “搅镜照星星”:用镜子搅动星光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浮躁与不安。
  4. “都老却当年后生”:感叹年岁已久,年轻的理想已不复存在,显示出无奈和失落。
  5. “山林苍翠,江湖烟景”:描绘自然之美,形成对比,突出内心的渴望。
  6. “归去没人争”:表达归隐的愿望,渴望远离纷扰的世俗。
  7. “休望濯尘缨”:告诫自己不要再奢望清洗世俗的污垢。
  8. “几时得沧浪水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表达了对清净心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搅镜照星星”,形象生动,传达深刻内涵。
  • 对仗:如“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工整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清晨的鸡鸣与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一种清醒而又沉重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清晨、新生与希望。
  • 山林:代表自然的宁静与清新。
  • 江湖:象征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 沧浪水:象征清澈的理想与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安三唱晓鸡声中,“晓鸡声”意指什么?

    • A. 鸡鸣声
    • B. 凌晨的寂静
    • C. 生活的喧嚣
    • D. 人生的无常
  2. “谁不被,利名惊”中的“利名”指的是?

    • A. 财富与名声
    • B. 友情与爱情
    • C. 书籍与知识
    • D. 自然与生命
  3.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权力
    • B. 名利
    • C. 清净生活
    • D. 旅行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太常引·长安三唱晓鸡声》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前者通过对月的思念传达孤独,后者则通过对名利的反思表达无奈。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挖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