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忆归》

时间: 2025-01-04 14:52:19

无穷尘土与风涛。

名利两徒劳。

解印便逍遥。

算只有、渊明最高。

小窗幽圃,种兰栽菊,心远气应豪。

海上摘蟠桃。

不许见、秋霜鬓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穷尘土与风涛。名利两徒劳。解印便逍遥。算只有渊明最高。小窗幽圃,种兰栽菊,心远气应豪。海上摘蟠桃。不许见秋霜鬓毛。

白话文翻译:

无尽的尘土和风浪,名利都是白费的功劳。只要放下印章便能逍遥自在,算来只有陶渊明是最高的。小窗外的幽静园圃,种着兰花和菊花,心灵远离尘世,气质自然高雅。在海上采摘蟠桃,决不让秋霜染白了我的鬓发。

注释:

  • 尘土:比喻世俗的繁杂事务。
  • 风涛:指自然界的风浪,引申为世间的波折。
  • 解印:放下权力或身份的象征,表示摆脱世俗的束缚。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幽圃:幽静的园圃,指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
  • 蟠桃:指传说中的蟠桃,象征长生不老和美好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古代隐士陶渊明的形象,表达对名利的鄙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太常引 忆归》是一首深刻反映诗人内心追求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尘世名利的否定,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的渴望。刘敏中以陶渊明为榜样,强调隐逸生活的价值,诗中“小窗幽圃,种兰栽菊”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既有自然的宁静,又体现出诗人高洁的情操。

诗人不满于世俗的纷扰,宁愿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一句“海上摘蟠桃,不许见秋霜鬓毛”,更是传达出一种对长生和自由的向往,显示了诗人对生命和岁月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穷尘土与风涛:世间的烦恼和动荡无穷无尽。
  2. 名利两徒劳:追求名利最终是无用的,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
  3. 解印便逍遥:放下权力和身份,便能够获得自由和安宁。
  4. 算只有渊明最高:陶渊明是隐逸生活的楷模,他的境界和哲学最高。
  5. 小窗幽圃,种兰栽菊:描绘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环境,种植兰花和菊花,体现高雅。
  6. 心远气应豪:心灵远离尘世,气质自然显得高雅。
  7. 海上摘蟠桃:象征长生不老,采摘理想中的美好。
  8. 不许见秋霜鬓毛:不愿让岁月的痕迹影响自己的容貌,表达对青春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利比作尘土,表达其卑微和无用。
  • 对仗:如“种兰栽菊”与“心远气应豪”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主题,强调了心灵自由和对名利的超脱。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纷扰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土:象征世俗的琐事。
  • 风涛:象征生活中的波折。
  • 兰菊:象征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生活。
  • 蟠桃:象征长生和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解印便逍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世俗的依赖

  3. 诗中的“海上摘蟠桃”象征着什么? A. 忍耐
    B. 长生不老
    C. 追求财富
    D. 遗忘过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敏中的《太常引 忆归》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刘敏中的诗更加直接地反映了对名利的否定和对自由的追求,而陶渊明则通过田园景象展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