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元暠东游》

时间: 2024-12-29 17:14:50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

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元暠东游
作者: 刘禹锡

宝书翻译学初成,
振锡如飞白足轻。
彭泽因家凡几世,
灵山预会是前生。
传灯已悟无为理,
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
何人不愿解珠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一位名叫元暠的僧人东游的情景。诗中提到,僧人已经初步掌握了翻译经典的技巧,手中的锡杖轻盈如飞。在彭泽这个地方,他的家族已经世代相传,不知经过多少代。而灵山的相遇似乎是他前世的缘分。传灯的过程使他已经领悟到无为的道理,但仍然怀有对世间无尽情感的眷恋。从此,他将会与许多高尚的居士交往,谁又不希望能解开那珠子般的珍贵智慧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宝书:指经典著作,特别是佛教经典。
  • 振锡:振动锡杖,象征僧人的身份。
  • 彭泽:指彭泽湖,隐喻一种世世代代的传承。
  • 灵山:指佛教名山,象征高深的修行境地。
  • 无为理:指道家的无为思想。
  • 濡露:比喻润泽而生的情感。
  • 大居士:指高尚的僧侣或修行者。
  • 珠璎:珍贵的珠宝,象征智慧或真理。

典故解析:

  • 传灯:源于佛教的传承思想,指把佛法传递给后代。
  • 彭泽因家:彭泽湖与屈原有关系,隐含文人对才华和家族传承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诗风清新,语言简练,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盛行之时。诗人送别僧友元暠,表达了对其修行之路的祝福与期许。

诗歌鉴赏:

《送僧元暠东游》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修行过程与内心感受,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宝书”和“振锡”描绘出僧人的修行成果,突显出他在翻译经典方面的成就,这不仅是对僧人学识的赞美,也传达出对知识的尊重。

接下来的“彭泽因家凡几世”,则借用彭泽的历史,表达对家族传承的思考,增强了诗歌的文化深度。“灵山预会是前生”一句,深化了因缘的思想,体现了佛教的轮回观念,诗人似在诉说人与人之间的深厚羁绊。

“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这两句则展现了僧人对无为哲理的领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间情感的依依不舍,充满了对世俗情感的理解与包容。

最后两句“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则是对未来的展望,期望能与高尚的人士交往,追求智慧与真理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上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书翻译学初成:表示僧人对经典的理解与翻译已初见成效。
  2. 振锡如飞白足轻:比喻僧人手中的锡杖轻盈,显示其修行的轻松与自在。
  3. 彭泽因家凡几世:感叹家族的历史与传承,带有历史感。
  4. 灵山预会是前生:认为与灵山的相遇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5. 传灯已悟无为理:强调通过传承已领悟到的道理。
  6. 濡露犹怀罔极情:即便悟得无为,仍旧怀有对人间情感的眷恋。
  7. 从此多逢大居士:期待未来能与更多高尚的人士相聚。
  8. 何人不愿解珠璎:对智慧的追求,表达了对真理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振锡如飞”比喻僧人轻盈自在的状态。
  • 对仗:如“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前后句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修行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智慧追求的渴望,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锡杖:象征僧人的身份和修行之路。
  • 灵山:象征修行的圣地与高尚境界。
  • 珠璎:象征智慧与真理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书”指的是什么?

    • A. 诗集
    • B. 佛教经典
    • C. 历史书籍
    • D. 小说
  2. “振锡如飞”中的“振锡”意指什么?

    • A. 挥舞锡杖
    • B. 学习佛法
    • C. 传授知识
    • D. 旅行
  3. 诗中“灵山”指代的是?

    • A. 一座山
    • B. 修行的地方
    • C. 传说中的山
    •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僧》白居易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赠僧》:白居易的诗同样表现了对僧人修行的赞美,但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和对人生的思考。
  • 《送友人》:李白的作品则更为豪放,展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禹锡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