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时间: 2025-01-07 23:32: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作者:贯休 〔唐代〕
霍嫖姚,赵充国,天子将之平朔漠。
肉胡之肉,烬胡帐幄,千里万里,惟留胡之空壳。
边风萧萧,榆叶初落,杀气昼赤,枯骨夜哭。
将军既立殊勋,遂有胡无人曲。
我闻之天子富有四海,德被无垠。
但令一物得所,八表来宾,亦何必令彼胡无人。
白话文翻译:
霍嫖姚和赵充国都是大将,天子命令他们征伐北方的胡人。
胡人的肉体被消灭,烧毁了他们的帐篷,纵然战斗千里万里,
却只留下胡人的空壳。
边地的风萧瑟,榆树的叶子开始落下,
白昼的杀气如同赤色,夜晚的哭声如同枯骨。
将军们因为立下赫赫战功,便有了“胡无人”的曲子。
我听说天子富有四海,德行被众人所钦佩。
只要让一物得到安置,八方的宾客就会前来,
何必让他们胡人无人呢?
注释:
- 霍嫖姚:霍嫖姚是汉代的著名将领,与赵充国共同征伐匈奴。
- 赵充国:同样是汉代的将领,以勇猛著称。
- 平朔漠:意指平定北方的沙漠地区,指征伐胡人。
- 肉胡之肉:指胡人的尸体。
- 杀气昼赤:形容战争的气氛非常紧张且凶狠。
- 八表来宾:指八方的宾客,暗指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朝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字子渊,号天池,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僧人,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律诗与绝句。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是在国家统一、边疆安定的背景下,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贯休通过描写胡人被征伐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透过将军的征战和胡人的消亡,展现了一个充满杀戮与悲伤的画面。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胡人被征伐的惨状,使用了“肉胡之肉”和“杀气昼赤”的形象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以“将军既立殊勋,遂有胡无人曲”反思战争的代价,尽管将军们因胜利而受荣,而诗人则以“天子富有四海,德被无垠”来展现理想的治理理念,强调真正的和平与繁荣并非通过武力征服而得来的。
诗的最后一句“亦何必令彼胡无人”更是引发深思,质疑了战争的必要性,暗示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贯休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战争的诗,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点名历史人物,说明他们的身份和作用。
- 中间: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战争的惨烈与胡人灭亡后的空虚。
- 后半部分: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的理想和对战争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胡人的尸体比作空壳,强调战争的残酷。
- 对仗:如“杀气昼赤,枯骨夜哭”,增强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反映了战后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代价的深刻反思,呼唤人们对和平的珍视。
意象分析:
- 边风萧萧:象征着战争的凄凉与孤寂。
- 榆叶初落:暗示着时光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枯骨夜哭:强烈的悲伤与死者的哀鸣,体现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位将领与霍嫖姚一同征伐胡人? A. 李白
B. 赵充国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八表来宾”指的是: A. 四面八方的宾客
B. 将士们
C. 胡人 -
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 A. 积极支持
B. 反思与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同样描写边疆战事,反映战争与自然的关系。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贯休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边疆的思考,但贯休更侧重于战争的反思,而王之涣则表现了对壮丽景色的欣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