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 其七 岳武穆祠》

时间: 2025-01-01 13:28:07

一夕元戎扫地回,遗民已抱左衽哀。

如何寸纸中宵下,竟折长城万里材。

本意鸣銮向河洛,自甘浮海过温台。

英祠千古犹生气,并入胥江作怒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 其七 岳武穆祠》
作者: 顾清 〔明代〕

一夕元戎扫地回,
遗民已抱左衽哀。
如何寸纸中宵下,
竟折长城万里材。
本意鸣銮向河洛,
自甘浮海过温台。
英祠千古犹生气,
并入胥江作怒雷。

白话文翻译

一夜之间,敌军扫荡而归,
遗留下的百姓已是悲痛欲绝。
为何在这深夜的寸纸上,
竟然能折断长城万里的木材?
我本想驾着车马回到河洛,
却甘愿漂泊在海上,经过温台。
英雄的祠堂千古依旧充满生气,
与怒涛的胥江合为一体,作响如雷。

注释

字词注释

  • 元戎:指敌军或敌方的统帅。
  • 左衽:指古代衣服的左襟朝外,象征失去国家的悲哀。
  • 寸纸:比喻小小的纸张,指书写或记录。
  • 鸣銮:指帝王出行时的车马,象征权力与地位。
  • 温台:指古代的一个地名,可能隐含未能回归故土的惆怅。
  • 英祠:指岳飞的祠堂,象征对英雄的怀念。

典故解析

  • 岳武穆祠: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忠诚于国家,其祠堂象征着忠义精神。诗中提到的岳武穆祠,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清(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及古体诗,作品常反映其对历史、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清在游览岳飞祠时所作,借此表达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民族沦陷的感慨。明代时期,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诗人以古鉴今,思考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责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岳武穆祠为题材,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悲惨的历史画面,敌军的扫荡使得遗民哀痛无比,诗人在沉痛的历史回忆中,流露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寸纸”与“长城”的对比,形象地传达出小小的文字却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悲痛,令人深思。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虽然有意驾车回到故土,但最终选择了漂泊,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同时,诗中提到“英祠千古犹生气”,凸显了岳飞精神的永恒,尽管历史已逝,但忠义的精神依旧能够激励后人,形成了一种亘古的力量。

最后以“怒雷”作结,象征着历史的回响与对未来的警示,诗人通过对岳飞的纪念,提醒人们勿忘历史,珍视国家之殇,传达出深刻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夕元戎扫地回:描述敌军在某个夜晚大肆扫荡,暗示战争的惨烈。
  2. 遗民已抱左衽哀:遗民的悲痛与对国家沦陷的哀叹,左衽象征着失去。
  3. 如何寸纸中宵下:对比小小的纸张与长城的坚固,暗示历史的重压。
  4. 竟折长城万里材:寓意历史的浩劫让坚固的长城也变得脆弱。
  5. 本意鸣銮向河洛: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渴望回归。
  6. 自甘浮海过温台:自愿漂泊异乡,表现出无奈与悲伤。
  7. 英祠千古犹生气:岳飞的忠诚精神依旧激励后人,文化的传承。
  8. 并入胥江作怒雷:历史的回响与警示,表现出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鸣銮”与“浮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历史的悲痛比作“怒雷”,形象生动。
  • 反复:通过重复历史的悲痛,强调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国家的关怀,表现出对英雄精神的钦佩以及对未来的警醒。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诗人希望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戎:象征敌人、战争的威胁。
  • 左衽:象征失去、悲痛的情感。
  • 长城:象征国家的防御与历史的辉煌。
  • 英祠:象征忠诚与英雄精神的传承。
  • 怒雷:象征历史的警示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戎”一词指的是? A. 英雄
    B. 敌军
    C. 将领
    D. 百姓

  2. 诗中提到的“左衽”象征着? A. 忍耐
    B. 悲痛与失去
    C. 忍辱负重
    D. 英勇无畏

  3. “英祠千古犹生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愤怒
    C. 敬仰与怀念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岳飞):同样表现了对国家与民族的忠诚。
  • 《出塞》(王昌龄):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壮。

诗词对比

  • 《岳阳楼记》(范仲淹):两者均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前者侧重于历史的感慨,后者则强调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岳飞传》
  • 《明代诗人顾清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