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不见江上山,
峨峨绝顶人莫攀。
又不见门前水,
日夜东流何时已。
邻家少妇长叹息,
青鸾日掩心相忆。
春来花鸟每关情,
夫婿年年为军役。
白话文翻译:
你不见江边的高山,
高耸入云,令人难以攀登。
又不见门前的流水,
日夜向东流去,不知何时才能停息。
邻家的少妇常常长叹,
青鸾飞去,她心中满是思念。
春天来临,花鸟总是令人感伤,
可她的丈夫年年都要去当兵。
注释:
- 江上山:指江边的高山,象征着高不可攀的事物。
- 峨峨绝顶:形容山势高耸入云,绝顶让人无法攀登。
- 日夜东流:指河水昼夜不停地向东流去,表现时间的流逝。
- 长叹息:表示少妇因思念丈夫而感到忧伤。
- 青鸾:传说中的美鸟,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牵挂。
- 军役:指丈夫常年在外从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惟广(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情感细腻、语言生动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尤其擅长描写游子思乡和离别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士兵常年在外服役,妻子们不得不忍受离别之苦,诗中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与情感。
诗歌鉴赏:
《行路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切感悟。诗的开头以“君不见”引入,引导读者关注周围的自然景观,接着以高不可攀的山与日夜流淌的水,象征着人生道路的艰难与无常。山的巍峨与水的流动,形成强烈的对比,隐喻了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邻家少妇的苦闷与思念,青鸾的意象更是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却无法唤回她远在军营的丈夫,诗中通过“花鸟”来引发情感共鸣,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面前却因离别而生的无奈与愁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江上山,峨峨绝顶人莫攀:开篇以直接的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山的高度象征着理想和人生的艰难。
- 又不见门前水,日夜东流何时已: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令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
- 邻家少妇长叹息,青鸾日掩心相忆:少妇的叹息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青鸾的意象提升了情感的层次。
- 春来花鸟每关情,夫婿年年为军役:春天的花鸟再美,也无法填补少妇的孤独与思念,反映出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山比作人生的理想,将流水比作时间的流逝。
- 拟人:花鸟在春天中“关情”,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结构,增加了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的情感抒发,表现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山:象征人生的理想与目标,难以攀登。
- 流水:象征时间和生命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青鸾: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传达离愁别绪。
- 花鸟:象征春天的美好,但同时也带来对情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君不见江上山”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反问 -
诗中描绘的少妇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思念与忧伤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着: a) 美丽
b) 思念与牵挂
c) 远方的希望
答案:
- c) 反问
- b) 思念与忧伤
- b) 思念与牵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静夜思》 - 李白
-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行路难》都表达了对离别及思乡的情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行路难》则结合了社会背景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 《长恨歌》也涉及离别与思念,但更强调爱情的悲剧与宿命,表现出更为复杂的人性与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编著者不详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编著者不详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编著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