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沽亭道中 其二
作者: 王冕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方离三柳树,又出下沽亭。
客路从兹去,人情转不宁。
关河孤雁没,齐鲁众山青。
处处黄河道,吾将补水经。
白话文翻译:
刚刚离开三棵柳树,又走出下沽亭。
行人从这里走去,心情却渐渐不安。
关河上孤雁已经消失,齐鲁的众多山峦依然翠绿。
到处都是黄河的道路,我将编写水经。
注释:
- 方离:刚刚离开。
- 三柳树:指三棵柳树,象征分别。
- 下沽亭:下沽亭是诗人途经的一个地点。
- 客路:行人之路,寓意旅途。
- 不宁:不安、不安宁。
- 关河:指边关的大河,孤雁指孤独的雁。
- 齐鲁:指齐国和鲁国,即今山东地区。
- 众山青:众多的山依旧青翠。
- 补水经:指编写《水经注》,描述水道的书籍。
典故解析:
“黄河道”指的是黄河流域的水系,历史上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诗中提及黄河道,暗示对水的关注与对地理的研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魁,号白云山人,因其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被后人所称道。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王冕的游历途中,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感慨与思索,表现了其对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沽亭道中 其二》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对柳树和沽亭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的苦楚。接着,诗人转而谈及“客路从兹去,人情转不宁”,揭示了在旅途上人们内心的不安与漂泊的无奈。通过“关河孤雁没,齐鲁众山青”,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孤雁的消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而齐鲁的青山则代表了不变的自然景色,这种对比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最后一句“吾将补水经”,表达了对自然的探索与对人生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记录和理解这个世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冕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方离三柳树:刚刚离开柳树,暗示离别的痛苦。
- 又出下沽亭:描写出发的地点,进一步加深离别的情感。
- 客路从兹去:行人之路,从这里开始,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 人情转不宁:人心不安,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
- 关河孤雁没:孤雁消失,暗示孤独与失落。
- 齐鲁众山青:自然景色的美丽,强调了自然的永恒。
- 处处黄河道:提到黄河,表现出对水的关注和对地理的热爱。
- 吾将补水经:表达诗人希望通过努力去探索和记录自然。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比如“关河孤雁没”通过孤雁的意象传达了孤独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渴望探索与理解的心情。
意象分析:
- 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
- 孤雁:象征孤独和漂泊。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及持久。
- 黄河:象征中华文化的根基与水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客路”指的是什么?
A. 行人的路
B. 家乡的路
C. 学校的路 -
“关河孤雁没”中“孤雁”象征什么?
A. 幸福
B. 孤独
C. 友谊 -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A. 旅行
B. 探索自然
C. 回家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唐·杜甫
- 《夜泊牛津》 唐·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王冕的《沽亭道中》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表达了在旅途中对自然与人情的感慨,但王冕更倾向于对内心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个性和对理想的追求。王冕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注重气势的磅礴,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王冕与元代文学》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