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址》

时间: 2025-01-01 17:54:37

基址经年定,新亭几日成。

望开吴地尽,坐接楚天平。

野色重重见,山光面面迎。

可宜方处士,千古纪清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基址经年定,新亭几日成。
望开吴地尽,坐接楚天平。
野色重重见,山光面面迎。
可宜方处士,千古纪清名。

白话文翻译:

这块基址经过多年依然稳固,而新亭却在几日间便已建成。从这儿望去,吴地的景色尽收眼底,坐在这里仿佛能接触到楚地的广阔天空。远处的野色层层叠叠映入眼帘,山光则一面面地迎接着我。这样的地方,最适合隐居的士人,能够千古流传他的清白名声。

注释:

  • 基址:指建筑物的基础地点。
  • 新亭:新建的亭子。
  • 吴地:古代吴国所在的地理区域,现今江苏一带。
  • 楚天:指楚国的天空,楚国大致位于今湖北一带。
  • 方处士:指隐士或有志于隐居的人。
  • 千古纪清名:希望世人铭记于心的清白名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诗人,字实甫,号“陶隐”,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重视诗歌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冕隐居于新亭时,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基址》这首诗展现了王冕对隐居生活的理想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关注。诗的开头用“基址经年定”强调了土地的稳固和历史的积淀,暗示了他在此地的长久居住。在短短几日内新亭就已建成,显示了生活的变迁与自然的恒久。接下来的“望开吴地尽,坐接楚天平”则描绘了开阔的视野和自然的壮丽,使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放松与愉悦。

“野色重重见,山光面面迎”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色的层次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的最后一句“可宜方处士,千古纪清名”则表达了王冕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愿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清白名声。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示了王冕的个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基址经年定”:基址稳固,暗示了长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 “新亭几日成”:新亭短时间内建成,象征着人世间的变化无常。
    • “望开吴地尽”:向远处望去,吴地的美景一览无余,表现了诗人胸怀广阔。
    • “坐接楚天平”:坐在这里可以与广阔的天空相接,显示了胸襟的开阔。
    • “野色重重见”:自然景色层次分明,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山光面面迎”:山的光影各个方向迎接,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可宜方处士”:这里适合隐士居住,强调了生活的理想与宁静。
    • “千古纪清名”:希望名声能够流传千古,传达了对清白的追求。
  • 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对仗、叠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如“重重见”与“面面迎”的对仗,使得意象更加鲜明。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隐居生活与自然美景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基址:象征着稳定与历史。
  • 新亭:代表着变化与新生。
  • 吴地与楚天:象征着广阔的视野与自由的心境。
  • 野色与山光: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冕的字是什么?

    • A. 实甫
    • B. 清名
    • C. 陶隐
    • D. 基址
  2. 诗中提到的“吴地”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北
    • B. 江苏
    • C. 浙江
    • D. 四川
  3. “可宜方处士”中的“方处士”指的是什么?

    • A. 隐士
    • B. 文人
    • C. 商人
    • D. 农民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了自然景色与自由精神。

诗词对比

  • 王冕的《基址》与陶渊明的诗作都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冕的作品更强调景色的层次感与变化,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描绘静谧与和谐的田园生活。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