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

时间: 2025-01-04 07:58:01

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

望中春有泪,战后野无声。

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

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
望中春有泪,战后野无声。
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
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战争结束后,乡村的宁静景象:山树依偎着村庄,河流在阳光下闪耀。远望春天的景色,却让人感到悲伤,战后的土地一片寂静。对于天命的无奈无法询问,众多的恶人各自借用名义。丧失和亡国的习气仍然存在,市井之中人们却在谈论战争和军事。

注释:

  • :指山坡,通常指陇山。
  • :依靠、依偎,形容树木与村庄紧密相连。
  • :环绕,形容河流围绕着日光的明亮。
  • :此处引申为悲伤的情感。
  • 战后:指战争之后的状态。
  • 天意:指天命或命运,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 群凶:指一群恶人或凶恶之徒。
  • 丧亡:指国家或家族的灭亡。
  • 市井:指市集、街头,反映民众的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表达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悲哀,这一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杜甫的《春望》中也有对战乱的哀叹。同时,诗中对天意的探讨与古代士人对命运的无奈相呼应,反映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景星,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兼具自然描写与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后,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经历战争后,人们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战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暗示了战后的沉重和悲凉。开篇的“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然而随着“望中春有泪”的出现,诗人情感的转折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伤。这种对比不仅使得景色的美好显得更加刺眼,也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战争带来的痛苦。

诗中“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一句,传达了对命运无能为力的无奈,也揭示出在混乱的环境中,许多人借助战争的名义来追逐个人利益的冷酷现实,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弱点。最后的“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则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中战争阴影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社会的敏感。这不仅是一首关于战争的诗,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陇树依村合:描绘山坡上的树木与村庄相互依偎,形象生动,传达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2. 河流抱日明:河流环绕着阳光,营造出明亮清新的景象。
  3. 望中春有泪:远望春日,感受到悲伤,暗示内心的苦痛与思念。
  4. 战后野无声:战争结束后,野外的寂静让人感到一丝恐惧和无奈。
  5. 天意终难问:对命运的无法探询,展现出对生活的不满。
  6. 群凶各借名:恶人们利用战争的名义,反映出人性中的自私与阴暗。
  7. 丧亡余习在:虽已战后,丧失与亡国的习气仍然存在,表明历史的深远影响。
  8. 市井说谈兵:在市井之间,普通百姓却依旧在谈论兵事,传达出社会的动荡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相结合,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
  • 象征: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这里却用“泪”来暗示战争带来的悲伤,形成强烈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与对人性的探讨,揭示了在美好自然之下潜藏的悲痛与无奈。通过对比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愁苦,诗人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沉思,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树:象征着乡村的安宁与和谐。
  • 河流:象征着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着希望与重生,但在此却与泪水相伴,形成反讽。
  • 战后: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伤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陇树”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高山
    • B. 村庄
    • C. 树木
    • D. 河流
  2. 填空题:诗中“丧亡余习在”表达了对 __ 的反思。

  3. 判断题: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对/错)

答案:

  1. C
  2. 历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顾景星《战后》均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但前者更多关注于国家的兴亡,后者则集中于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的反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互为补充,展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与诗人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