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词》

时间: 2025-01-17 10:46:16

平吞六国更何求,童女童男问十洲。

沧海不回应怅望,始知徐福解风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祖龙词
作者: 熊皦 〔唐代〕

平吞六国更何求,
童女童男问十洲。
沧海不回应怅望,
始知徐福解风流。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已经平定六国,还能有什么更大的追求呢?许多年轻的男女都在向我询问十洲的事务。可是沧海却没有回应我的怅惘,从此我才明白,原来徐福真正懂得风流的意义。

注释:

  • 平吞:平定和吞并,表示将六国征服。
  • 六国: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象征着统一。
  • 童女童男:年轻的女子和男子,代表了对未来的渴望。
  • 十洲:传说中的八个洲,加上东海和西海,象征着远方的理想和追求。
  • 沧海:指大海,象征着广阔与未知。
  • 徐福: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因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而闻名,象征着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
  • 解风流:意指理解什么是风流,风流常常代表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皦,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作品多描绘宏大的历史背景,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常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创作背景:

《祖龙词》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统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祖龙词》以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深邃的主题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诗的开头“平吞六国更何求”,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在政治上获取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这一成就背后的空虚感。征服的外在荣耀并不能填补内心的渴望,反而让他更加迷茫。

接下来的“童女童男问十洲”,诗人借用年轻人的好奇与梦想,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在这里,十洲不仅是地理上的象征,更是理想和希望的寄托。然而,“沧海不回应怅望”则揭示了现实的无情和理想的遥不可及。大海并未回应他的期待,反而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孤独的失落。

最后一句“始知徐福解风流”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徐福作为追求长生的代表,象征着一种洒脱和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徐福的理解,表达出对风流的领悟,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吞六国更何求: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成就的自豪与内心的困惑。
  2. 童女童男问十洲:象征年轻一代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寻。
  3. 沧海不回应怅望:表现现实的残酷与内心的孤独感。
  4. 始知徐福解风流:强调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与对洒脱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童女童男”与“十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大海比作理想与现实的象征,表现出一种无奈感。
  • 象征:徐福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精神,反映了诗人的哲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视角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人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困惑,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祖龙:象征权力与统治。
  • 六国:象征统一与成就。
  • 童女童男:表示对未来的渴望与希望。
  • 沧海:象征广阔与未知。
  • 徐福:象征追求自由与理想。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展示了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祖龙词》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熊皦
    c) 李白
    答案: b) 熊皦

  2. 诗中提到的“六国”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国家? a) 汉朝
    b) 战国
    c) 唐朝
    答案: b) 战国

  3. “沧海不回应怅望”中“沧海”象征着什么? a) 理想
    b) 现实
    c) 历史
    答案: b) 现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祖龙词》都探讨了人生的困惑与理想。杜甫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国家的动荡,而熊皦则通过历史的视角表现个人的追求与思考,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