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朔日箨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斋为鸿博同年之会次韵书箨石所画三友图后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2:46:33

山馆凉生面面风,何分宾主此情同。

故人海内今余几,往事樽前话不穷。

各有姓名留荐牍,尽多酬唱入诗筒。

衰迟倍切齐年谊,气类相关在始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馆凉生面面风,何分宾主此情同。
故人海内今余几,往事樽前话不穷。
各有姓名留荐牍,尽多酬唱入诗筒。
衰迟倍切齐年谊,气类相关在始终。

白话文翻译

在这凉爽的山馆中,微风拂面,宾客之间的情谊是如此相同,没有什么分别。故友如今在海内还有多少呢?在酒樽前,往事的谈话似乎永无尽头。大家都有自己的名字留在推荐的信札中,彼此的诗歌往来也都写进了诗筒。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感受到我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彼此的气质也始终相连。

注释

  • 山馆:指山中的小屋,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凉生:形容山馆中空气清凉。
  • 宾主:指来访的客人和主人。
  • 情同:情谊相同。
  • 故人海内:指旧友在世间的分散。
  • 樽前:酒杯面前,指饮酒的场合。
  • 荐牍:推荐信,古代朋友之间互相推荐的信件。
  • 酬唱:指诗歌的互相唱和。
  • 衰迟:指年纪渐长。
  • 齐年谊:同龄的情谊。
  • 气类相关:指气质或性格相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申甫,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擅长于诗词创作,作品多表现对友谊、自然的热爱与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背景,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七月初,作者与友人相聚于山斋,借此机会回忆往昔。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和对话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以“山馆凉生面面风”开篇,营造出清新幽静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舒畅。接着,诗人通过“何分宾主此情同”表达了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彼此之间的情感都是平等的,体现了古人推崇的“礼尚往来”的理念。

在回忆往事时,诗人写道:“故人海内今余几”,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散落各地的感慨,更引发了对友情流逝的思索。而“往事樽前话不穷”,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显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最后两联,诗人借“各有姓名留荐牍”和“尽多酬唱入诗筒”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和情谊的延续。整首诗以真挚的情感贯穿始终,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共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馆凉生面面风:山中的小屋内空气清凉,微风拂面,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2. 何分宾主此情同: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彼此之间的情感是一样的。
  3. 故人海内今余几:如今故人散落在四面八方,究竟还有多少呢?
  4. 往事樽前话不穷:在酒樽前,关于过去的美好回忆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5. 各有姓名留荐牍:大家都有各自的名字留在推荐信中。
  6. 尽多酬唱入诗筒:彼此的诗歌作品也都互相唱和,记录在诗筒里。
  7. 衰迟倍切齐年谊:随着年岁渐长,更加感受到我们之间的情谊。
  8. 气类相关在始终:彼此的气质和性格始终相互关联。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宾主”与“情同”,形成对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将友情比作饮酒时的畅谈,生动形象。
  • 排比:如“各有姓名留荐牍,尽多酬唱入诗筒”,加深了感情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阐述,表现了友情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不变。情谊的深厚与岁月的流逝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馆:象征宁静、隐逸的生活。
  • :象征友情的交流与聚会。
  • :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心境的舒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馆”指的是什么?

    • A. 山上的小屋
    • B. 大城市
    • C. 平原
  2. 诗人对故人的感慨是什么?

    • A. 他们都很近
    • B. 散落各地
    • C. 从未相识
  3. 诗中提到的“樽前”指的是什么场合?

    • A. 饮酒
    • B. 读书
    • C. 旅行

答案

  1. A. 山上的小屋
  2. B. 散落各地
  3. A. 饮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更加沉重而深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