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戏咏佳人啖冰烛,同瓶丈作》
时间: 2025-01-04 12:55: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戏咏佳人啖冰烛,同瓶丈作
作者: 袁思亮 〔近代〕
沉李浮瓜浑见惯,试将银蜡新调。
乳花风味胜甘蕉。
不须怜齿冷,赢得是魂销。
却感一凉恩到骨,等闲烦恼都消。
还如玉杵觅蓝桥。
元霜亲捣处,红涴口脂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对佳人的情感,开头提到平常的美味水果已经见惯,想要尝试新调的银蜡(冰烛)。这种乳花的风味远胜于甘蕉的美味。其实不必怜惜她的牙齿因为她吃了这些美味后,灵魂都快要融化了。所感受到的清凉之恩透过骨髓而来,烦恼也随之消散。就像寻找蓝桥那样轻松,元霜在搅拌的地方,红涴的口脂显得娇艳动人。
注释:
- 沉李:指的是一种水果,沉重的李子。
- 浮瓜:指的是漂浮的西瓜,可能暗指轻松愉快的事物。
- 银蜡:这里指冰蜡,可能代表一种清凉的食物或饮品,具有消暑的效果。
- 乳花:指的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可能是某种甜点。
- 玉杵:指的是一种工具,象征着精致和温柔的动作。
- 蓝桥:可能暗指一种理想的境地或人际关系。
典故解析:
“蓝桥”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代美好的爱情或理想的相聚之地,尤其是在描写爱情时常常使用。元霜与红涴则是古代描写女性美丽的典雅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思亮(1880-1932),字子华,号梅溪,近代诗人,生于湖南,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生活和人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轻松的笔调表达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以及对女性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运用清新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佳人的赞美。开篇对“沉李浮瓜”的描绘,犹如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紧接着,诗人以“银蜡新调”引出佳人的美味,这里不仅仅是对食物的描写,更是对佳人灵动魅力的暗喻。通过“乳花风味胜甘蕉”的比较,诗人将佳人的独特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赢得是魂销”则暗示了佳人之美对人的心灵产生的炽热影响,情感的升华让人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清凉与愉悦。
整首词以“凉恩到骨”表达了佳人给予的深刻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的“红涴口脂娇”则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单调,展现了爱情的热烈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沉李浮瓜浑见惯:描绘常见的水果,表达出日常生活的平常感。
- 试将银蜡新调:想要尝试新鲜的事物,暗示追求新奇。
- 乳花风味胜甘蕉:强调佳人之美和食物的独特魅力。
- 不须怜齿冷,赢得是魂销:不必担心她的冷,享受她带来的情感冲击。
- 却感一凉恩到骨,等闲烦恼都消:感受到深刻的清凉之恩,烦恼自然消散。
- 还如玉杵觅蓝桥:轻松自如地寻找美好的事物。
- 元霜亲捣处,红涴口脂娇:描绘佳人美丽的形象,诗意浓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蜡”比作清凉的食物,表现新奇的体验。
- 对仗:整首诗词在音韵上形成和谐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如食物)以情感,增强了美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诗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佳人的赞美与情感的共鸣,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沉李:象征日常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 银蜡:象征新鲜事物与清凉感受。
- 乳花:象征独特的美丽与魅力。
- 蓝桥:象征理想与美好的人际关系。
- 红涴口脂:象征女性的娇艳与动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沉李浮瓜”中“沉李”指的是?
- A. 一种水果
- B. 一种花
- C. 一种饮料
-
“银蜡新调”最可能指代什么?
- A. 美味的食物
- B. 新的舞曲
- C. 新的饮品
-
“元霜亲捣处”中的“元霜”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时光
- B. 美丽的女性
-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周邦彦《兰陵王》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绘,情感深邃。
- 周邦彦的《兰陵王》则通过对美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层次。
这两首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袁思亮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