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06 13:07:29

一自中原鼙鼓后,繁华转眼都收。

石城艇子为谁留。

乌衣寻废巷,白鹭认空洲。

万事惊心悲故国,青山落日潮头。

此身行逐水东流。

除非春梦里,重见旧皇州。

意思解释

临江仙

作者:张尔田 〔清代〕


原文展示:

一自中原鼙鼓后,
繁华转眼都收。
石城艇子为谁留。
乌衣寻废巷,
白鹭认空洲。
万事惊心悲故国,
青山落日潮头。
此身行逐水东流。
除非春梦里,
重见旧皇州。


白话文翻译:

自从中原的战鼓响起之后,
繁华的景象转瞬即逝。
石城里的船只,为谁而停留?
乌衣巷中寻觅废弃的街道,
白鹭在空中认得那孤零零的洲。
万事令人心惊,悲伤故国的命运,
青山映衬着落日,潮水在头顶涌动。
我的身影如水一般东流而去。
除非在春梦中,
才能重见昔日的故乡。


注释:

  • 鼙鼓:古代用于战斗和祭祀的乐器,象征战争。
  • 石城:指坚固的城市,可能暗指某个具体的城池。
  • 乌衣巷:指历史上著名的乌衣巷,寓意往日的繁华已成废墟。
  • 白鹭:一种鸟,常常在水边出现,象征孤独和离愁。
  • 青山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悲凉的美。

典故解析:

  • 中原鼙鼓:暗指战争的开始,历史上多次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 乌衣巷:出自《登高》一诗,寓意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尔田,清代诗人,生活于多变的历史时期,作品多以怀古咏今为主,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国家动荡的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现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沉痛反思。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悲切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对战后余生的感慨,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提到“中原鼙鼓”,即刻引出战争的影像,展示了历史的无情。紧接着用“繁华转眼都收”来描绘繁华的消逝,令人心生惋惜。

“石城艇子为谁留”以问句的形式,强化了无奈感,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已成往事。接着“乌衣寻废巷,白鹭认空洲”描绘了荒凉的景象,乌衣巷的凋零与白鹭的孤独,呈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

“万事惊心悲故国”一句,直白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悲痛。最后,诗人以“此身行逐水东流”结束,象征着生命如水般匆匆流逝,遗憾无法重返故乡的现实。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深邃,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展现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历史的沉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自中原鼙鼓后:自从中原地区的战斗开始。
    • 繁华转眼都收:繁华的景象瞬间消逝。
    • 石城艇子为谁留:石城的船只又为谁而停留。
    • 乌衣寻废巷:乌衣巷已成为废弃的街道。
    • 白鹭认空洲:白鹭在空中认得那孤独的洲。
    • 万事惊心悲故国:一切事物令人心惊,悲伤故国的命运。
    • 青山落日潮头:青山映衬着落日,潮水在头顶涌动。
    • 此身行逐水东流:我的身影如水一般东流而去。
    • 除非春梦里,重见旧皇州:除非在春梦之中,才能重见旧日的故乡。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鹭认空洲,青山落日潮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白鹭与青山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景象与人情相连。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历史变迁带来的无奈和伤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国破家亡的沉痛思考。


意象分析:

  • 鼙鼓:象征战争,暗示历史的动荡。
  • 石城:象征坚固的记忆与失落的繁华。
  • 乌衣巷:代表历史的遗迹与人事的变迁。
  • 白鹭: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 青山落日: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尔田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乌衣巷”代表什么?

    • A. 繁华的街道
    • B. 荒废的记忆
    • C. 战争的地方
  3. 诗中“此身行逐水东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生命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感慨历史的无常与自然的壮丽。
  • 《月夜忆舍弟》:杜甫,思乡情切,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尔田的《临江仙》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国或故人的思念,但张尔田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杜甫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人的研究及作品分析。
  • 《唐诗三百首》:对唐代诗人的背景与风格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