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

时间: 2025-01-04 07:44:13

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

故人念我寡徒侣,

持用赠我比知音。

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

使我心腐剑锋折。

决云中断开青天,噫!

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利剑
作者: 韩愈 〔唐代〕

利剑光耿耿,
佩之使我无邪心。
故人念我寡徒侣,
持用赠我比知音。
我心如冰剑如雪,
不能刺谗夫,
使我心腐剑锋折。
决云中断开青天,
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利剑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佩戴它让我心中无邪。
老朋友想到我寂寞无伴,
赠我这把剑如同知音。
我的心如冰,剑如雪,
无法刺破谗言者,
使我心灵腐朽,剑也折断。
在云间决然断开青天,
唉!剑与我都要归于黄泉。

注释

字词注释

  • 耿耿:明亮、清晰的样子。
  • :佩戴,佩饰。
  • 邪心:邪恶之心,指不正之念。
  • 故人:老朋友。
  • 寡徒侣:少有伙伴,形容孤独。
  • 赠我比知音:赠我这把剑就像知音一样。
  • 谗夫:说谗言的人。
  • :腐烂、堕落。
  • 剑锋:剑的锋利部分。
  • 决云中:在云中决断。
  • 归黄泉:归入死去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中的“黄泉”指的是阴间或死后的世界,常用于表达生死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是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主张复古,强调文辞的简洁明了。韩愈在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韩愈中年时期,他经历了官场的起伏和个人的孤独,对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有了更深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友谊和内心坚定的追求,以及对谗言的无奈和抗拒。

诗歌鉴赏

《利剑》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把利剑的光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清明和坚定。开头一联“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将剑与心灵的纯净直接联系起来,象征着诗人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接着,诗人提到故人对自己的关怀,赠与他一把剑,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深厚。诗中“我心如冰剑如雪”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冷静与坚定,但随之而来的“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则流露出对谗言的无力和内心的痛苦,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描绘上,剑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精神的寄托,代表着诗人对正义的信念。最后两句“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诗人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虽然面临着生死的命题,但内心的那把剑始终与他同在,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利剑光耿耿:利剑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正义与真理。
  • 佩之使我无邪心:佩戴这把剑让我心中无邪,说明剑的象征意义。
  • 故人念我寡徒侣:老朋友关心我孤单。
  • 持用赠我比知音:赠我这把剑如同知己。
  • 我心如冰剑如雪:我的心如冰一样冷静,剑也如雪般清白。
  • 不能刺谗夫:无法刺破谗言者的谗言。
  • 使我心腐剑锋折:这让我内心感到腐朽,剑也因此而折断。
  • 决云中断开青天:在云中决然断开,与青天隔绝。
  • 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唉!剑与我都将归于死亡。

修辞手法

  • 比喻:把心比作冰,把剑比作雪,表现内心的冷静与剑的纯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正义与友情的追求,以及面对谗言时的无奈与坚持,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利剑:象征正义、力量和真理。
  • :代表冷静、清晰的心态。
  • :象征纯洁与高洁。
  • 黄泉:象征死亡和归宿,反映生死观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利剑》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韩愈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故人念我寡徒侣”是什么意思?
    A. 朋友关心我孤独
    B. 朋友不再联系我
    C. 朋友给我送礼
    D. 朋友对我冷漠

  3. 诗的最后一句“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的渴望
    B. 对死的接受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将进酒》 - 李白

诗词对比

  • 韩愈的《利剑》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然而韩愈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道德的追求,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个性。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唐诗的深邃与广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