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三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0:54:05

谁坐云头散雪花,纷纷丢在野人家。

初成玉粒沿畦落,后著梨英向屋斜。

湮小径,掩篱笆。

偏生漏却是梅芽。

思来雪亦多情物,不忍新红随便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坐云头散雪花,纷纷丢在野人家。
初成玉粒沿畦落,后著梨英向屋斜。
湮小径,掩篱笆。偏生漏却是梅芽。
思来雪亦多情物,不忍新红随便遮。

白话文翻译

谁在云头上洒下雪花,纷纷洒落在乡间人家的屋顶。
初时雪落成了玉粒,随后又在屋边的梨树上斜斜地挂着。
小路被雪掩盖,篱笆也被遮挡,偏偏露出的却是梅花的芽。
想来这雪也是多情的东西,不忍让新开的红花随便遮掩。

注释

  • 云头:指的是天空高处,形容雪花从高空飘落。
  • 散雪花:指飞舞的雪花,形容雪飘落的状态。
  • 玉粒:比喻雪花的纯洁和晶莹。
  • 梨英:梨花的花朵,形容雪落在梨树上。
  • 湮小径:小路被雪掩盖,不易察觉。
  • 梅芽:梅花的芽,暗示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梅芽”与“雪”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春天即将来临,雪虽美丽却阻碍了春天的到来。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希望,正如在寒冷冬季中绽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正值冬季,作者通过描写雪花的飘落,表达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人们在自然变化中感受到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雪花的描绘,展现了冬季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以“谁坐云头散雪花”引入,带有一种梦幻的色彩,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冰雪的世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用“初成玉粒”和“后著梨英”的意象,巧妙地将雪与春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法则。

诗中“湮小径,掩篱笆”描绘了雪后的宁静与无声,突显出自然的包容与温柔。而“偏生漏却是梅芽”一句,揭示了春天的希望,梅花在雪中显得格外珍贵,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最后的“思来雪亦多情物,不忍新红随便遮”,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雪虽美,却也不愿意掩盖即将绽放的花朵,表达了对生命与美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坐云头散雪花:开篇提问,营造出一种探寻的氛围,令人想象雪花从何而来。
  2. 纷纷丢在野人家:描绘雪花纷纷落下的情景,与乡间的宁静形成对比。
  3. 初成玉粒沿畦落:比喻雪花如同珍珠般落下,体现其纯洁之美。
  4. 后著梨英向屋斜:梨花在雪中显得尤为妩媚,暗示春天的来临。
  5. 湮小径,掩篱笆:小路被雪覆盖,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6. 偏生漏却是梅芽:梅花的芽在白雪中显露,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7. 思来雪亦多情物:雪被赋予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8. 不忍新红随便遮:不愿让雪遮掩春天的花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玉粒”,形象地表现了雪的洁白。
  • 拟人:将雪描述为“多情物”,赋予其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命的热爱。通过雪与梅花的对比,表达了冬去春来的希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花:象征洁白与纯真,代表着冬季的宁静。
  • 梅芽: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坚韧。
  • 梨花:代表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谁坐云头散雪花”中的“云头”指什么?

    • A. 地面
    • B. 天空
    • C. 山顶
    • D. 海洋
  2. 诗中“湮小径,掩篱笆”表达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热闹
    • B. 宁静
    • C. 混乱
    • D. 悲伤
  3. 诗中梅芽的出现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生命与希望
    • C. 冷漠
    •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感受。

诗词对比

崔荣江的《鹧鸪天》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上都有自然的描绘,但前者更注重季节交替的情感,而后者则在于对思乡情怀的表达。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