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壬申除夕》
时间: 2025-01-04 11:25: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壬申除夕
作者: 王蛰堪
聒耳宵声伴岁阑。
重燃红烛认悲欢。
一窗寒绪来天外,
半世浮名付酒边。
惊鬓换,叹情迁。
几回今夕感流连。
等閒又是残更尽,
独抚心痕似那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喧闹的夜声伴随着岁末的到来,
重新点燃的红烛让我想起了悲欢离合。
窗外寒冷的心绪悄然而来,
半生的浮名就随酒水抛在一边。
惊白了鬓发,感叹情感的迁移。
几次在今夕时刻感到流连忘返。
转眼又是残更尽时,
我独自抚摸心中的痕迹,仿佛回到了那一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聒耳:形容声音嘈杂刺耳。
- 岁阑:指岁末、年终。
- 红烛:象征团圆、温暖的蜡烛。
- 寒绪:寒冷的情感或思绪。
- 浮名:虚名、名声。
- 心痕:心中的记忆或伤痕。
- 残更:夜已深,时间已晚。
典故解析:
- 此诗表达了岁末时节的感慨和对过往的回忆,反映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的情怀。
- “红烛”常用来象征团圆的时光,承载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诗人,擅长描写人生的感悟与时光的流逝,其作品常常渗透着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写作于壬申年除夕,正值辞旧迎新之际,反映了诗人在岁末时对人生、时间、情感的思索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壬申除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内心独白。开篇的“聒耳宵声伴岁阑”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喧闹而又充满感伤的氛围中,喧闹的声音与岁末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一年即将结束,过往的一切都在此刻交织。接下来的“重燃红烛认悲欢”,则通过点燃红烛的细节,传达出对过去一年中各种经历的回忆与反思。
诗中提到“一窗寒绪来天外”,展现出一种孤独和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在除夕之夜显得尤为突出。人们在这个团圆的时刻,常常会不自觉地回首过往,思念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与人。接着“半世浮名付酒边”,则表达了对虚名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放下,酒是人们在欢聚时常常依赖的媒介,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在“惊鬓换,叹情迁”中达到了情感的高潮,岁月的流逝带走了青涩与激情,留下的是对过往的感慨与无奈。最后的“独抚心痕似那年”更是将情感推向极致,诗人独自面对内心的痕迹,似乎在探寻那段已逝去的岁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感伤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聒耳宵声伴岁阑:夜晚的喧嚣声响伴随着岁末的到来,展现出一种节日的氛围与内心的感慨。
- 重燃红烛认悲欢:重新点燃的蜡烛让人感受到过去一年中悲欢离合的经历。
- 一窗寒绪来天外:窗外的寒意带来心头的寒凉,暗示对过往的思绪与感伤。
- 半世浮名付酒边:半生的名声与荣华似乎都被酒水所抛弃,表达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 惊鬓换,叹情迁:白发惊现,感叹感情的变迁,岁月的无情。
- 几回今夕感流连:多次在今夜的时刻感到留恋,感受岁月的变迁。
- 等閒又是残更尽:转眼又到深夜,时间似乎在流逝,令人惋惜。
- 独抚心痕似那年:独自抚摸内心的伤痕,仿佛回到了那年,体现出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烛”比喻团圆的温暖。
- 对仗:如“悲欢”和“浮名”,展现对比手法。
- 拟人:如“寒绪来天外”,赋予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与人生变迁的感慨,结合除夕这一特殊时刻,展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烛:象征温暖、团聚与思念。
- 寒绪: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情感。
- 酒:象征欢聚、放松与对过往的追忆。
- 心痕:象征内心的记忆与伤痛。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岁末感慨的情感画卷,充满了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聒耳宵声伴岁阑”中的“聒耳”是什么意思?
A. 宁静
B. 嘈杂
C. 悲伤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红烛”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希望
C. 团圆
答案:C -
“半世浮名付酒边”中,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忽视
C. 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孤独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团圆之际对月、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蛰堪的《鹧鸪天 壬申除夕》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王蛰堪更侧重个人情感的内省,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歌选》
- 《王蛰堪诗集》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与学习,读者不仅可以领会到诗人的情感,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岁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