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浮邱寺观午时莲》
时间: 2025-01-04 15:30: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郊浮邱寺观午时莲》
作者:王昶 〔明代〕
君不见图澄幻术施奇咒,钵底花开顷刻就。
又不见灵彻雕镂运匠心,滴滴含风催玉漏。
须知巧极是人工,何如武夷曲涧东。
机缄未易向人启,芳心才吐日当中。
白如冰玉小如指,叶罕根浮坭不滓。
君平卖卜正垂帘,黑甜梦破人方起。
我闻地支之数午为阳,阳舒阴惨本其常。
又闻五行之位午属火,水生火发奚不可。
太息濂溪空注图,二五精蕴发所无。
此花独禀天地正,作说不及胡为乎。
白昼已过阴霾冱,皎皎澄怀终莫吐。
从来显晦贵因时,肯与木槿争朝暮。
吁嗟尧阶蓂荚又何年,晦朔不爽至今传。
我欲移根归太液,重华相映际中天。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图画清澈,幻术施展出奇妙的咒语,
钵底的花朵瞬间绽放吗?
又没有看到灵巧的雕刻,工匠倾注心血,
涓涓细雨中,仿佛风儿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要知道,最精巧的东西是人工制作的,
怎能比得上武夷山曲涧的自然风光呢?
那机械的工艺不容易向人展示,
花儿的心事在正午的阳光下才会吐露。
白色如冰玉,娇小如指,
叶子稀少,根在泥土里漂浮,无尘无垢。
君子正在算命,正垂下帘子,
黑甜的梦破碎,人们才刚刚醒来。
我听说地支之中午是阳,阳光普照,阴影惨淡,这本是常理。
我还听说五行中午属火,水可以生火,何乐而不为呢?
我叹息着,濂溪的图画空荡荡的,
二五精华的蕴含却是空无。
这朵花独自承载天地的正气,
怎么能用语言来形容它的奇妙呢?
白天已经过去,阴霾笼罩,
皎洁的心怀终究不能显露。
从来光明与黑暗都要因时而异,
难道可以与木槿争夺朝夕?
唉,尧的台阶上蓂荚又是何年,
阴历的变化至今依然传承。
我想将根移回太液,
与重华相映,交融在中天。
注释
- 图澄幻术:指清晰的图画和奇妙的幻术。
- 钵底花:指盛开的莲花,通常生长在水中。
- 灵彻雕镂:形容工匠的技艺精湛。
- 机缄:指机巧的工艺。
- 白如冰玉:形容莲花洁白如冰玉。
- 君平:指君子,可能是王昶对某位知友的称呼。
- 地支之数:指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系统。
- 二五精蕴:指五行中两种元素的精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昶(1565—1620),字汝霖,号秋谷,晚号孤舟,明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西郊浮邱寺观午时莲》创作于明代,诗人游览浮邱寺,目睹午时盛开的莲花,受到自然美的启迪,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世和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西郊浮邱寺观午时莲》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午时莲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哲理的思考。诗中开头几句使用了对比手法,将人工巧妙与自然的奇妙相对照,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与难以言喻。接着,诗人通过对天地间正气的独特领悟,进一步深化了对莲花的赞美。
整首诗在结构上分为几个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莲花的外在美,后半部分则转入哲理思考,探讨了时间、阴阳五行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法则的理解。诗人在最后提到想要将莲花的根移回太液,意在表达对理想和归属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图澄幻术施奇咒:引导读者关注自然的美,设问形式增强了诗的引导性。
- 钵底花开顷刻就:显示莲花的瞬间绽放,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须知巧极是人工:强调自然之美无法完全被人工模仿。
- 芳心才吐日当中:莲花在阳光下才显露其真心,寓意着人的内心需要环境的滋养。
- 白如冰玉小如指:细致描绘莲花的形态与颜色,增强视觉冲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比作冰玉,强调其纯洁。
- 对仗:如“显晦贵因时”,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设问:全诗多次使用设问,增强了诗的互动性与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归属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高雅。
- 阳光:象征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 黑甜梦:象征人生的迷惘与醒悟。
- 太液:象征理想的归属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君不见”的意思是:
A. 你见过吗
B. 你不知道吗
C. 你不能见
D. 你应该见 -
“白如冰玉”形容的是:
A. 莲花的颜色
B. 雪的颜色
C. 水的透明
D. 木槿的花 -
“我欲移根归太液”中“太液”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处水体
C. 人的归处
D. 一种思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 《白莲花》- 朱自华
诗词对比
王昶的《西郊浮邱寺观午时莲》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但王昶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