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坦埼》

时间: 2025-01-17 08:37:26

平桥跨曲池,池清波渺瀰。

沙泪聚闲鸥,塔影沉寒水。

澄碧映琴书,浮光上棐几。

日晚坐虚亭,怅然怀彼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坦坦埼
平桥跨曲池,池清波渺瀰。
沙泪聚闲鸥,塔影沉寒水。
澄碧映琴书,浮光上棐几。
日晚坐虚亭,怅然怀彼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自然画面。诗人在一座平桥上跨越曲折的小池,池水清澈而波光粼粼,似乎在轻轻荡漾。沙滩上聚集着几只悠闲的鸥鸟,塔的影子映在寒冷的水中。清澈的碧水倒映着琴书,浮光点点洒在桌几上。夕阳西下,诗人坐在虚亭中,心中不禁感到惆怅,思念那位美好的人。

注释:

  • 坦坦:形容宽阔平坦的样子。
  • 曲池:曲折的小池塘。
  • 渺瀰:形容水波荡漾,模糊的样子。
  • 沙泪:沙子和水珠交融的样子,意指沙滩上潮湿的样貌。
  • 塔影:指塔的倒影。
  • 澄碧:清澈而碧绿的水。
  • 琴书:古代文人常用的琴与书,象征文人雅趣。
  • 浮光:水面上闪烁的光泽。
  • 虚亭:空旷的亭子,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怅然:感到惆怅、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寅斗,清代诗人,生于浙江,工于诗词,尤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具有清新脱俗、情景交融的特点。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闲适的生活中,可能是在一次游览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诗歌鉴赏:

《坦坦埼》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幽静的水乡景象。开头的“平桥跨曲池”,展现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与对自然环境的亲近;而“池清波渺瀰”则传递出水面轻波荡漾的动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画中,感受着微风拂面。

接下来的“沙泪聚闲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沙滩上闲适的鸥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的“塔影沉寒水”,则在宁静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塔影的倒映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美。

全诗最后两句,诗人坐在虚亭中,夕阳西下的时刻,心中却涌起了一阵怅然,思念起某个美好的存在,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寄托。整首诗以优雅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桥跨曲池”:描绘了一座宽阔的桥,跨越了曲折的小池塘,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 “池清波渺瀰”:池水清澈,波光荡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面情景。
  • “沙泪聚闲鸥”:沙滩上湿润的形象与闲适的鸥鸟,传递出一种宁静与悠闲。
  • “塔影沉寒水”:塔的影子映在冷冷的池水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 “澄碧映琴书”: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琴和书,象征了诗人的文人气质。
  • “浮光上棐几”:水面上闪烁的光泽洒在桌面上,增添了视觉的美感。
  • “日晚坐虚亭”:夕阳西下,诗人坐在空旷的亭子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怅然怀彼美”:诗人感到惆怅,思念那位美好的人,情感深邃而真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沙泪”来形容沙滩的湿润,生动形象。
  • 对仗:如“澄碧映琴书”,体现了韵律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使之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人事的怀念,纵使身处宁静优雅的环境,内心却难以忘怀某种情感,展现了人对美的追求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桥:象征通达与闲适。
  • 曲池:代表自然的柔和与变化。
  • 闲鸥:象征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塔影:传递出静谧与深邃的感觉。
  • 琴书:体现文人雅趣与内心的修养。
  • 虚亭:象征空灵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沙泪聚闲鸥”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自然的宁静
    • B. 人的孤独
    • C. 时间的流逝
  2. “晚坐虚亭”中的“虚亭”意味着什么?

    • A. 繁忙的生活
    • B. 宁静的思考空间
    • C. 喧嚣的环境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C.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蔡寅斗的《坦坦埼》均展示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对美的感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蔡寅斗的诗则在自然的美景中融合了对某人事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