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面湖光绝路岐,
鸊鹈飞起暮钟时。
渔舟不用悬帆席,
归去乘风插柳枝。
白话文翻译:
四周的湖面光辉灿烂,通往岐路的地方已被绝断,
在傍晚钟声响起时,鸊鹈(即鸬鹚)腾空而起。
渔舟上不必悬挂帆和席,
归航时只需借风插柳枝。
注释:
- 湖光:湖面上的光辉,指湖水的波光粼粼。
- 绝路岐:形容道路的断绝,岐路即分岔的路。
- 鸊鹈:一种水鸟,常在湖面上活动,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暮钟时:傍晚时分,寺院敲响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悬帆席:悬挂帆布和席子,用于渔舟的航行。
- 插柳枝:用柳枝作桨,象征归家的心情轻松自在。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龟山寺的晚景,结合了自然与人文的意境,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自在的心境。诗中提到的鸊鹈和渔舟,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描绘山水和风景,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龟山寺,诗人可能在寺中游览,感受到湖光山色的美丽,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龟山寺晚望》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归属感的认同。首句“四面湖光绝路岐”便勾勒出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画面,绝路岐的意象则引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随着傍晚钟声的响起,鸊鹈飞起,显示出自然界的生动与诗人心境的激荡。渔舟的描写则带有一种归家的意味,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中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归去乘风插柳枝”不仅是对归家的描绘,也隐含着一种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四面环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
- 第二句:通过鸊鹈的飞起,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同时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
- 第三句:表现出渔舟在归航时的轻松状态,渔夫不需要展开帆席,显示出一种随意和自然的生活。
- 最后一句:通过“乘风插柳枝”形象地表达了归家的轻松与自在,柳枝在古代也常常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湖光”比喻自然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拟人:将鸊鹈的飞起赋予人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归属感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湖光:象征着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
- 鸊鹈:代表自然界的生动与自由。
- 渔舟:象征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归属感。
- 柳枝:寓意柔情与思念,古时人们常以柳作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绝路岐”指的是什么? A. 通往山顶的路
B. 被阻断的道路
C. 通往湖边的路
D. 乡间小道 -
“鸊鹈飞起暮钟时”中的“暮钟”指的是哪个时间?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夜晚 -
诗人对渔舟的描绘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自由和归属感
C. 寂寞
D. 厌倦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表达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张蠙的《龟山寺晚望》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强调宁静的内心世界,而张蠙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